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核应急办
什么是服碘防护
发布时间:2011-12-20 15:04     点击数:    字号:T | T
分享到:

核事故时,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就是具有放射性的碘-131。因为核反应堆的核燃料裂变时产生大量的放射性同位素碘,核事故后,大量的碘同位素可从反应堆堆芯的燃料棒释放到环境中去,对人群产生照射,使甲状腺受到较高剂量的照射,可能导致人体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

人的甲状腺是可以吸收碘的,但也不是无限制地吸收。当甲状腺吸收了一定数量的碘,就不再吸收了。所以,必须事先给参加核事故应急的人员和周围地区居民服用稳定性碘,也称“放射性碘阻断剂”,其作用就是,用不带放射性的碘把人体的甲状腺“喂饱”,使其不再吸收具有放射性的碘-131,从而减少放射性对甲状腺的照射。

服用稳定碘一般不是单独采用的一种防护措施,它将与撤离和隐蔽一道进行。主管部门应该考虑到所有情景的实际情况、放射性核素成分以及措施的有效性在依靠所有这些防护行动的适当组合的基础上制定好应急预案。

对成年人,服用稳定碘的推荐量为100mg碘(最普通的象130mg碘化钾或170mg碘酸钾)。对儿童和婴儿则推荐较小的量。

负效应的危险,对单次服用而言很小,但随服用量增加而增加。因此,不应依赖该行动作为防止食入受放射性碘污染的食物的主要行动(除非不能得到未受污染的食物)。另外,主管部门应该保证当放射性碘的吸收一旦降低到所设置的水平以下时,人们就立即不再服用稳定碘。

使用帮助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设为主页 | 添加收藏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