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规财处周春萍学习朱华厅长在厅“两学一做”第二专题讨论会上讲话心得体会

来源: 来源:福建省生态环境厅 日期: 2016-09-29 09:59 点击数:

| | | |
   

  弘扬“工匠”精神,推动福建生态环保工作上新台阶

  国家正式批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方案)建设方案》后,本月1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视频会议,对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厅党组特别是书记、厅长朱华同志高度重视,极为敏感,早在4月下旬厅“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动员时就强调指出:全厅上下要紧跟中央政策超前思维,早对接、早筹划、早启动、早安排,党员干部要结合“两学一做”活动,以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改革“试验田”为牵引,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先行先试,多想能行的理由,少讲不行的借口,多一些创造性思路,多一些改革措施,用足、用好国家赋予的政策,以新办法新举措推动突出环境问题解决、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形成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的福建样板。这是朱华厅长站在新的起点上对全厅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践行好这一新要求,我认为就是要在履职中弘扬好“工匠精神”,用“工匠精神”推动并提升福建生态环保工作。

  “玉不琢不成器”,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仅仅体现对产品的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传递了对所做事情须有近乎强迫的专注,坚持精准、务实等精神和态度。                                                      

  当前,“十三五”我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目标要求已经明确,水、大气、土壤环境质量要继续保持优良,Ⅰ-Ⅱ类优质水比例要进一步提升,城市空气质量要全部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清新福建”的金字招牌要更加响亮,保持和发展这一“金”字招牌要久久为功,更需要注入“工匠”精神,耐心专注、锲而不舍,追求特色极致,助推任务完成。

  一、用“工匠精神”提升热情。论语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恰到好处地概括了“工匠精神”的第一要素,热情是干事创业的基础,也是在事业道路上能够走得远的保证。当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视察时提出的“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要求,经济社会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同时也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倍增。5月23日,省政协就“加强小流域监测与治理”召开专题协商会,通报I-II优质水比例下降明显,仅为35.4%,比2014年下降4%,比2010年下降15.7%,如果小流域污染久拖不治,久治不愈,将会使越来越多的小流域变成“臭水沟”、“黑水沟”、“牛奶溪”,量变会引起质量,导致干流水质恶化,影响人民群众居住环境的质量,面对直接关联人民群众生活的环境问题,我们是直面问题、寻求对策,还是按部就班、听之任之,反映我们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和热度,体现我们的工作热情、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如果我们对党的事业时刻保持足够的忠诚,时刻牵挂人民群众的利益,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惟其如此,才能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才会滋生解决群众身边环境问题的内生动力,实现对党对群众负责。

  二、用“工匠精神”安心本职。好的工匠就是要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追求极致,不断超越自我。军队干部转业是国家政策决定,也是军队事业发展需要,个人将面临又一次重大挑战,是安于现状混日子,还是接受挑战完全取决于自己心态,其实人无聊的不是工作,而是不工作,工作或许一方面是为了生计,但更重要的是体现价值,实现自我,转业不是失业而是重新创业再出发,转业更并非下岗,只是转岗换一种生活方式而已,要知道归零的只是职务,部队多年历练的能力素质决不会清仓,忘掉过去,改变自己,热情相处,激情工作,工作虽有许多难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倾心投入工作,胜任本职岗位就不难,做人可以黙黙无语,但不能把工作干得黙黙无闻。环保系统政策要求严、专业要求高、工作挑战多、政绩周期长,转岗到这个系统工作,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自以为是、当井底之蛙,而是要有持之以恒、精雕细刻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必须要修炼好“四劲”,才能进入“工匠”所需道路。一要修足甘守清贫的“苦劲”。党员干部要有吃苦的精神,特别是刚进入地方工作又是专业性较强领域,我们除了谦虚,还要善于吃苦,敢于吃苦,特别是思想要坚持吃苦。二要激发攻坚克难的“闯劲”。让“实”字落地生根,脚踏实地,发扬军人敢拼敢闯的血性作风,向书本学、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坚持三人行必有我师,尽快成为环保部们敢闯敢试的尖兵。三要磨砺坚持不懈的“韧劲”。韧劲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有了韧劲才能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保持清醒,处事不惊,荣辱不惊,无论在什么样的问题面前都把保持坚忍不拔的韧劲,坚守目标,一以贯之,善始善终。四要养成服务群众的“亲劲”。真正了解和掌握群众和基层的想法,把群众的智慧、基层的要求和在基层解决问题作为工作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在各种政策法规制定中,多想想基层,多了解基层,多服务基层,多从群众的利益出发,盯紧每一件事,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把学习教育落实到推进项目建设上,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化解发展的难题上,落实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上。面对当前工作领域的新常态,行动比表态重要,落实比口号更实在,我们要努力做到的,就是凝神聚力干好本职,切实履行好职能使命,用“工匠精神”来鞭策和激励自己,真正把“转岗听党的,工作看我的”落到实处,切实把本职岗位核心能力认准搞清,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把本职干明白干精彩。

  三、用“工匠精神”攻坚克难。极度专注,高度敬业,崇尚完美才有卓越产品,也正是“工匠们”视问题为发展空间,以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不怕失败,永不言败,克服一个又一个难题,才产生出让世人认可的精品,进而形成特有的“工匠”精神。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基础是“学”,全体党员参与,关键是“做”,做合格过硬党员,这与“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一致的。作为环保系统的党员干部,注入这种精神就是要有韧劲、敢攻坚,主动融入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攻坚行动。目前,我省主要河流水域功能达标率、设区城市空气达标天数、森林覆盖率等关键指标已经长期处在高位,长期累积的一些环境问题尚未根本解决,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还将新增环境问题,新老问题、新旧压力叠加,保持现有环境指标水平的难度很大,进一步提升的难度更大,只有比过去下更大功夫,采取更加有力举措,才能继续保持生态环境质量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才能守住“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面对这一实际状况,我们这些环保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是克难奋进、战而胜之,还是畏难不前、退而避之,这是对我们环保系统工作人员的重大考验。近十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科学指导下,全省环保系统全体党员干部盯住问题、扭住关键、攻坚克难、不断创新。在生态环保责任上强化“三个同步”[即党政同部署、同责任、同考核],实现党政同责;在生态环境监管上落实“三项制度”[即一岗双责、环保督察、网格化监管制度];在改善环境质量上做到“四个优先”[即立法优先、规划优先、环评优先和专项资金投入优先];在体制机制上创新“三项机制”[即差别化考核、环境保护督查和改革内生动力机制]。这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就是我们环保系统的党员干部发扬百折不挠的韧劲,敢于承担重任,敢于攻坚克难,面对环境突出问题这些“硬骨头”敢于站出来,敢于触碰矛盾和敏感问题,主动担当“主攻手”,把工作一项项抓实抓好,为福建生态环境事业的发展多做实事,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彰显自己的风采和价值。

  四、用“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生产的产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在劳作过程中匠心独具,浑然忘我,享受过程,追求极致,力求用最好的制造手段创造出最卓越的产品的精神理念。前不久省政协召开的“小流域监测与治理”专题协商会上通报的问题,环保系统的职能部门就要依托各级党委政府,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己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坚定踏实,耐心专注,不断完善,不解决问题不撒手,把打好“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小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四大攻坚战作为治理小流域污染问题的抓手,从“组织领导、监测监管、部门合作、考核问责”四个方面来认真筹划和落实,打造出小流域治理的精品工程,这就是在本职岗位上秉承“工匠精神”,正是坚守这种精神,能让我们自省自信,真正在本职岗位上干出精彩,创造精品。

  一个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这是时代召唤,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立足岗位主动作为,不“散光”,不走神,以落细落小的作风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在改革大潮中干出好成绩,交出满意答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