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FJ00202-2500-2019-00097 备注/文号:闽环保人〔2019〕11号 发布机构: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 生成日期: 2019-07-11 有效性: 有效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2019-2022年福建省生态环境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7-25 04:43   来源:福建省生态环境厅 浏览次数:

 

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环境与国土资源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

    现将《2019-2022年福建省生态环境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

                                  2019711

(此件主动公开

 

2019-2022年福建省生态环境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201811月,党中央印发了《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将干部教育培训视为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为了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不断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围绕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改革,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高水平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加快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提供有力保证,20191月,福建省委结合工作实际,印发了《2019-2022年福建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也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指明了方向。

为了深入贯彻党中央和福建省委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精神,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坚持“政治统领、服务大局,以德为先、注重能力,精准培训、全员覆盖,改革创新、共建共享,联系实际、从严管理”的原则,组织实施2019-2022福建省生态环境系统干部教育培训。未来四年,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同时,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通过全系统的干部培训及轮训,进一步提高系统内所有干部的政治站位,建设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提高干部学习的紧迫感和主动性,努力增强干部的履职尽责本领,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系统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任务,以中央和福建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为指引,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针对全系统各级各层次关键岗位展开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轮训与调训;坚持“增强获得感和预期满意感”的原则,兼顾全局需要、岗位能力与个人志趣,丰富培训形式、内容和方式;坚持“人--训有机结合”的原则,认真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和全系统的各项教育培训任务;坚持“时代性与知识性”的原则,以时代新知为教育培训核心,努力打造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型、知识型和全能型干部,高水平服务党和福建省生态环境事业发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加快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福、生态美的新福建提供有力保证。

(二)主要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2019-2022年度福建省干部培训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提升全系统各级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让“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四个服从”成为干部普遍自觉,保证思想行动高度统一。

——党性教育更加扎实,全系统干部理想信念、党性观念、宗旨意识、纪律规矩意识得到强化,思想觉悟、政德修养、品行作风得到提高,信仰之基、从政之基、廉政之基更加牢固,使“有灵魂、有血性、有规矩、有载体、有温度”党建文化得到进一步落实。

——生态环境管理专业化能力培训更加精准,干部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明显增强,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专业精神进一步提升,干部参与培训的“获得感”与“预期满意感”得到大幅度地提高。

——生态环境知识培训更加有效,干部履职的基本知识体系不断健全、知识结构不断改善与优化、综合素养不断提高,复合型领导干部的培养取得新的突破。

——生态环境系统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改革更加深化,干部素质培养的系统性、持续性、针对性、有效性不断增强,培训班次的结构化、培训课程的科学化、培训师资的优质化、培训形式的多样化及培训成效的社会化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争取通过四年建设,打造“真诚阳光、担当奉献、忠廉规矩”的干部队伍,逐步形成具有先进培训理念、科学内容体系、健全组织架构、高效运行机制的新时代生态环境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三)重要指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厅党组的教育培训要求,根据《2019-2022年福建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结合干部工作要求和全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并于20197月制定出台《2019-2022福建省生态环境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针对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干部教育培训需求状况调查中所有干部对培训工作的意见建议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深化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并形成分类分级的培训体系。在规划期内,借助轮训、专题和讲座等形式,保证处级干部完成440学时的培训,其他科级以下干部完成360学时的培训。

——梳理前期培训资源并融入到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基本理论、党性党风党纪、专业化能力、知识结构优化等五个基本内容培训,并梳理各项内容的教育培训要点。其中,前三类政治思想课程定位为干部必修类课程,第四类专业化能力课程定位为专业类必修课程,第五类知识结构优化课程定位为兴趣类选修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三大类课程的比例至少达到20:60:20

——围绕干部教育培训的功能定位,坚持生态环境事业发展与干部履职尽责健康成长需要,坚持按照分级负责和分类施教的原则,重点抓好全系统机关处级领导干部及市、县(区、市)生态环境局班子成员直属单位领导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年轻干部等五大类干部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明确分类分级培训的对象。到2022年,保证培训100%覆盖系统内所有的处级领导干部;市、县(市、区)生态环境局班子成员;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年轻干部,达到省委的基本要求。

——依托驻闽生态环境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师资力量,借助福建生态环境系统现有师资资源,逐步建立适应各级培训需求,具有福建特色的生态环境教育培训骨干师资库,系统、科学地培育至少13门精品教培课程;每个年度的干部培训满意率达85%以上;每个年度学员评分优秀的课程占比达到70%以上。


二、培训体系

 

未来四年,将从培训组织、培训对象、课程体系、培训时间、培训机构、培训形式、师资体系及培训评估八个方面,精耕细作,逐步打造全系统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一)培训组织

培训组织是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关键的一环。组织培训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个人对职业的满足程度,直接有效地为组织工作,从而采取各种方法对各类人员进行的教育培训活动。厅人事处作为厅机关和直属单位的机构编制和人事管理等工作的直接责任单位,应结合全省行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与组织实施的重担,在厅领导指导下,具体负责全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综合培训组织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负责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二是负责中长期干部培训规划;三是发布年度培训要求,并会同全省系统内的市级人事部门,据此编制和公布年度干部教育计划;四是组织实施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并对教育培训结果开展综合评估。

系统内市级人事部门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围绕干教育培训规划和计划的要求,制定干部教育培训年度计划,并执行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安排。

坚持开门办学的原则,实际的培训组织包括教学、具体教育培训计划,可以通过合作、业务外包等方式,委托在福建省委组织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的,具备承担干部教育培训能力的高校、党校培训机构以及其他社会培训机构执行。

(二)培训对象

坚持分级负责、分类施教的原则,重点做好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处级领导干部;市、县(市、区)生态环境局班子成员;直属单位领导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年轻干部类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

1.处级领导干部

围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管理队伍,以加强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和生态环境业务培训为重点,准确把握综合管理类处级干部类别特点和不同需求,着眼提升领导干部的使命担当和素质能力。

主要措施:(1)围绕中央、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参与省委组织部组织的各类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和省委统战部组织的社会主义学院培训。(2)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统筹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每年安排不少于1/4的处级领导干部参加培训。

2.市、县(市、区)生态环境局班子成员

围绕培养造就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执政骨干队伍,以提高政治素质、增强党性修养为根本,以提升专业能力为重点,突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加强全系统市、县(市、区)生态环境局领导班子的培训,重点开展实施“领导班子培养工程”。

主要措施:(1)督导系统内市、县(市、区)生态环境局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抓好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在职培训。(2)每年组织市、县(市、区)生态环境局班子成员参加专题研修或任职培训。

3.直属单位领导人员

着眼建设一支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的高素质专业化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队伍,突出生态环境事业单位公益性、服务性、专业性、技术性特点,遵循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成长规律,以提高政治觉悟、管理能力、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为重点,分类开展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教育培训,更好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益事业发展要求。

主要措施:(1)定期举办培训班次。(2)每年安排不少于1/4的直属单位领导人员参加培训。

4.专业技术人员

围绕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生态环境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突出政治引领,以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创新创造能力为重点,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以高精尖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要对象,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主要措施:(1)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会同各级单位促进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更新。(2)根据生态环境业务特点和业务需要,分类分层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重点开展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5、年轻干部

着眼培养造就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诚干净担当、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突出理想信念宗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纪律规矩教育、优良作风教育,加强年轻干部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

主要措施:(1)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的专业化能力培训。(2)每年安排不少于1/4的优秀年轻干部参加培训,大力开展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教育,重点开展实施“年轻干部培养工程”

(三)课程体系

生态环境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要坚持生态环境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履职尽责和健康成长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一是要突出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基本理论与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培训,进一步加强干部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使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修养切实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进。二是要突出专业化能力的教育培训,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环境法制、政策规划、监测监察、应急管理、舆情应对、环境信息等方面培训,进一步提升系统内干部战略思维能力和业务推动能力,推进生态环境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三是要加大知识结构优化的培训力度,有序推进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历史、媒体应对、心理健康等方面培训,优化知识结构,开阔思路视野。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将第一类政治思想课程定位为干部必修类课程,第二类专业化能力课程定位为专业类必修课程,第三类定位为兴趣类选修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三大类课程的比例可按照20:60:20的比例执行。

(四)培训时间

突出干部教育培训的时间管理,在时长和频次上,结合中央、省委有关文件精神和不同培训对象,处级领导干部4年内参加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以及生态环境厅人事处认可的其他教育培训机构累计2.5个月或者440学时以上的培训。科级及以下干部每年参加培训累计不少于12天或者90学时。不同类别干部每年达到一定的调训率、参训率和人均脱产培训、网络培训学时数。

(五)培训机构

根据课程体系的要求,兼顾全系统干部教育培训的效果,可选择现场教学点、高校及党校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其中,第一类必修课程主要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加以完成;第二类课程主要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加以完成;第三类课程可灵活依托高校或其他教育培训机构加以完成。

(六)培训形式

改进培训方式,创新培训方法。一是要加大经验交流、实践教学、案例分享等案例式、研讨式、参与式培训的比重。其中,案例教学课程比例要逐年提高。到2022 年,案例教学占专业能力培训类课程的比例不低于30%。二是要创新理论教学的方式,运用模拟式、体验式、辩论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课程在政治思想课程中的比重不低于30%。三是要形成比较系统、完备、适用的生态环境案例教学库,既可以将培训课程录制并上传到“福建省生态云”平台,也可以充分利用系统内或其他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平台,开展大规模、集约化教育培训,加强网络培训课程体系建设,逐步扩大网络培训覆盖面。

(七)师资体系

充分梳理现有资源,大力培养系统内有潜力的培训人才,逐步建立自有培训人才队伍。收集并整理在生态文明建设、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环境法规、政策规划、监测监察、应急管理、舆情应对、环境信息等方面有造诣的行业专家及高校教授资源,汇集在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历史、媒体应对、心理健康等方面有着丰富培训经验的讲师,建立服务于未来四年培训的师资库,逐步形成13门精品课程,在生态环境系统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八)评估体系

一是要完善干部培训考核、登记、跟踪管理等制度,健全培训结果与干部考核、奖惩、任用相关联机制,不仅要将干部教育培训的满意度与获得感纳入培训体系评估与优化的过程当中,而且要综合考量干部培训后的态度和表现、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情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改进培训方式与内容,逐步淘汰并优化课程体系,着力提升教育培训的效果。

二是要全面开展培训质量评估,加快构建科学的培训质量评估标准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所有培训教师和培训承接单位的考核,建立师资和培训承接机构的淘汰制度

三是要落实干部培训督查制度,厅人事处作为牵头部门,要对市县实际培训情况进行督查,特别关注关键岗位与重点部门,有效保障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及有效性。


三、课程体系

 

未来四年,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基本理论、党性党风党纪党规、专业化能力与知识结构优化五个基本内容展开培训内容及课程体系设计。

(一)内容安排

在内容安排上,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基本理论、党性党风党纪党规归纳为“党的基本理论和党性教育体系”,将专业化能力归纳为“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化能力提升体系”,将知识结构优化归纳为“知识结构优化与兴趣培训体系”等三个层面,具体内容设计如下。

1.党的基本理论和党性教育体系

1)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内容体系

一是大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组织广大干部原原本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二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学习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应着重强调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将学习作为党组中心任务及全系统广大干部学习的中心内容,不分心、不走神、不偏离,长期坚持、持续发力,精耕细作、不断深化,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一是要牵头各处室分专题分类别举办短期培训,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强国的重要思想等进行深入解读,引导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广大干部深学笃用、学思践悟。二是要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工程”,以系统内各级干部为重点,深化学习培训,夯实意识形态基础。

②组织干部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著,及时跟进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一系列理念思路和探索实践,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引导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广大干部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检视思想言行,真正筑牢理想信念、增强履职本领、提升品行作风,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③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探索总论和分论相结合、基本理论与主体思想相结合、专题讲授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特色课程。增加自学和研讨时间,一方面,把《摆脱贫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列入自学书目,并且通过发挥“学习强国”等网络学习平台作用,持续兴起“大学习”热潮;另一方面,在加强自学基础上,组织各级干部深入研讨,安排教师导读。

坚持和完善各级干部脱产学习进修制度,精心组织选拔干部参加省委组织部和省委统战部组织的脱产培训,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省委组织部、厅人事处调训的干部,各相关处室要予以全力支持。建立健全各级干部在职自学制度,鼓励和支持干部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完善理论学习考核激励机制,强化述学、评学、考学措施,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情况作为考核和衡量各级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

2)党性教育内容体系

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二是加强党章学习培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尊崇党章、模范践行党章、忠诚捍卫党章,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加强党规党纪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强化廉政教育,开展经常性警示教育,引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加强党的宗旨和作风教育,引导干部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决反对“四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党内政治文化教育,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引导干部自觉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三是加强党史国史、党的优良传统和世情国情党情教育,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活动开展党性教育培训活动,引导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永葆政治本色。四是开展政德教育,引导干部向廖俊波等先进模范学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追求高尚情操、坚守道德底线、远离低级趣味、引领时代新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习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大力弘扬和传承改革开放精神,贯彻落实“九个必须坚持”,引导干部筑牢信仰、坚定信念、增强信心,以改革者、奋斗者的精气神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2.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化能力提升体系

一是要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扣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加快新福建建设、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对干部素质能力的新要求,突出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参加“新福建大讲堂”,举办“生态文明大讲堂”,组织涵盖生态环境政策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职业素养、公共关系等综合知识的教育培训活动,引导和帮助各级干部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锤炼专业作风、培育专业精神。二是要实施“落实赶超目标,提升干部专业能力培训工程”,开展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干部专业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具体包括生态环境法规、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技术、生态环境管理实务等多项教育培训活动,逐步引进生态环境部行业专家、省委党校及相关高校教授走入专业能力培训活动之中。

3.知识结构优化与兴趣培训体系

着力培养又博又专、底蕴深厚的复合型干部,使之做到既懂经济又懂政治、既懂业务又懂党务、既懂专业又懂管理。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宪法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开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生态文明、党建和哲学、历史、科技等各方面基础性知识学习培训,开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知识新技能学习培训,帮助干部完善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基本知识体系,提高科学素养。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干部把握大局,居安思危,坚定信心。结合岗位特点与个人兴趣,大力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培训,提高人文素养。

(二)课程体系

根据教育培训体系的安排,三个层次的教育培训课程按照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方式分别设计如表3.1所示。

3.1   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

序号

类别

课程性质

培训方式

备注

1

党的基本理论和党性教育类课程

必修课

轮训+集中培训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干部培训要求每年进行调整

2

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化能力提升类课程

必修课+选修课

集中培训+按专业技能分类培训

按照国家法规和主管部门的要求适当调整

3

知识结构优化与兴趣培训课程

选修课+必修课

集中培训+自由选修+网络教学

按照规划参照干部报名选修情况执行

注:1类课程均属于必修课;2类课程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3类课程以选修课为主,必修课为辅。轮训=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组织相关干部执行;集中培训=选择固定地点按照一定时长进行培训;分类培训=专业化知识培训;自由选修=自主选择课程,规模达到后集中授课;网络教学=视频课程或在线学习。

(三)课程设计

根据培训内容安排、课程体系及参训对象的课时要求,三个层次分别介绍各类课程。课程包括三种类型,分别是专题、轮训与讲座。其中,专题和轮训类按照4个年度分年度加以实施,时间长度控制在1-7天以内;讲座类为示例课程,每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然后发布实施,时间长度控制在0.5天以内,具体如表3.2所示。

3.2   干部教育培训课程设计

类别

分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党的基本理论和党性教育类课程(必修类)

党的基本理论教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专题)

处级干部轮训累积课时应达88课时。其中,实际考察26课时

习近平用典及治国理政理念(专题)

处级、科级及党务干部培训班(轮训)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讲座)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讲座)

党性专项教育

追寻习总书记的初心:梁家河(专题)

重温革命理想:古田、长汀、井冈山(专题)

深入学习宁德下党村的脱贫之路(专题)

优秀县委干部学习(专题)(含《走进东山探寻谷文昌精神、《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等课程

党风党纪党规教育

全面从严治党建设(专题)(含《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课程

关于查办党政干部违法违纪案中的若干问题(讲座)

纪检干部如何履行好监督责任(讲座)

如何把握运用监督执纪 “四种形态”(讲座)

时事政策教育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专题)

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培训班(专题)

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功经验(讲座)

中央重要政治经济新政策解读(讲座)

依法治国理念与法治政府建设(讲座)

美丽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探讨(讲座)

福建省重要政治经济发展政策解读(讲座)

“一带一路”与福建省发展战略解析(讲座)

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化能力提升类课程(必修课+选修课)

政策法规知识培训课程

综合课程

处级干部轮训累积课时应达264课时。其中,案例教学80课时

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法制工作培训(轮训)

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培训班(专题)

生态环境法规与标准发展趋势(讲座)

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模式解析(讲座)

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实务案例解析(讲座)

科技与财务系列课程

生态环境项目与资金管理培训班(轮训)

政府会计制度培训班(专题)

国际环境政策法律法规(讲座)

自然生态保护系列课程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规划、标准及规范解读(讲座)(含《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自然保护区条例》、《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等内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生态振兴工作(讲座)

水生态环境系列课程

水生态环境相关政策、规划、标准及规范解读(轮训)(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福建省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拟修改更名为《福建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以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等内容)

碧水防卫战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要点(讲座)

海洋生态环境系列课程

海洋生态环境监管相关政策、规划、标准及规范解读(轮训)(《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联合国海洋公约法》等修订后的法律法规学习内容)

海洋污染损害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讲座)

大气环境系列课程

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政策、规划、标准及规范(轮训)(含《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福建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学习内容)

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政策、规划、标准及规范(专题)(含《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等公约学习内容)

土壤生态环境系列课程

土壤、地下水等监督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划以及标准规范解读(轮训)(含《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福建省土壤污染防治办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学习内容)

土壤(地下水、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作评估考核专题培训班(专题)

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系列课程

固体废物、化学品与重金属等污染防治政策、规划、标准及规范解读(轮训)(含《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福建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若干规定》《危险废物转移单位管理办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防治尾矿污染环境管理规定》等内容)

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培训班(专题)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批发放政策解析(讲座)

固体废物(危险废物)跨省转移政策解析(讲座)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政策解读(讲座)

进口固体废物加工利用企业现场监督检查要点解读(讲座)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情况审核要点解读(讲座)

核与辐射监管系列课程

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相关政策、规划、标准及规范解读(轮训)(《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等)

核应急与环境应急系列课程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与预警相关政策、规划、标准及规范解读(轮训)

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的定性与责任处理培训班(专题)

核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专题)

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系列课程

规划、政策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政策、规划、标准及规范解读(轮训)(《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

排污许可条例(讲座)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解析(讲座)

生态环境监测系列课程

生态环境监测相关政策、规划、标准及规范解读(轮训)(含水、气、土、海洋监测等方面)

专业知识课程培训

办公室系列课程

如何有效提升公文处理工作水平(讲座)

知识管理与生态环境档案管理培训班(轮训)

生态环境保护政务公开与电子商务(讲座)

生态环境保护保密工作解析(讲座)

重大事项管理与机关效能建设模式解析(讲座)

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监察系列课程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体系培训班(轮训)

环境监察岗位技能培训班(专题)

生态环境督查监察工作规程(讲座)

综合系列课程

环境统计与国控源直报培训班(轮训)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业务培训班(专题)

生态环境政策与规划拟定及审核培训班(专题)

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形势分析(讲座)

科技与财务系列课程

国有资产管理与内部审计(讲座)

财务信息化智能化(讲座)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讲座)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政策与实践(专题)

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助力脱贫攻坚业务培训班(专题)

环境科学与污染防治技术国际学术交流(讲座)

自然生态保护系列课程

自然保护地与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培训班(轮训)(含福建省自然生态保护地发展现状及经济发展模式等)

生物系统保护和修复(讲座)

生物多样性保护(讲座)

生物物种(含遗传资源)资源保护(讲座)

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讲座)

水生态环境系列课程

水生态环境监管工作培训班(专题)

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工作要点(讲座)

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要点(讲座)

跨设区市界水体断面水质考核制度解读(讲座)

污水综合排放及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讲座)

河长制与水生态环境保护模式(讲座)

湖库藻类产生机理与防控(讲座)

入河排污口和水环境功能区相关工作政策解读(讲座)

海洋生态环境系列课程

海洋保护与生态环境监管工作培训班(专题)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及生态文明建设(讲座)

福建省海洋生态优势与未来产业发展趋势(讲座)

海洋环境监测及海洋垃圾防治(讲座)

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与规范管理(讲座)

海洋倾倒区选划与管理(讲座)

大气环境系列课程

大气、噪声、光、化石能源等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培训班(专题)

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控制(讲座)

污染天气应对措施及区域联防联控(讲座)

碳市场建设与碳排放交易(讲座)

土壤生态环境系列课程

土壤、地下水等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管理培训班(专题)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管理培训班(专题)

农用地质量类别划分及分类管理(轮训)

建设用地环境准入及污染地块监管(轮训)

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技术与案例(讲座)

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案例(讲座)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与案例(讲座)

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系列课程

固体废物、化学品、重金属等污染防治培训班(专题)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控制原理与技术(讲座)

重金属污染防治控制原理与技术(讲座)

斯德哥尔摩等国际公约与福建省履约工作简介(讲座)

“无废城市”试点建设(讲座)

《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解读(讲座)

小微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方案解读(讲座)

核与辐射监管系列课程

全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培训班(专题)

辐射环境事故应急处理培训班(专题)

辐射监测技术人员上岗证培训及考核(专题)

我国的核安全监管(讲座)

电磁辐射基础知识与日常监管(讲座)

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化系统建设与应用(讲座)

核应急与环境应急系列课程

公共突发事件处置与应对媒体策略(讲座)

核事故应急人员培训班(轮训)

核事故的预防与应对(专题)

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处置(含舆情引导和管控)(讲座)

核安全公众沟通(讲座)

核能应用与安全控制现场教学:省内核电厂(讲座)

新一代核能技术及安全性(讲座)

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系列课程

规划、政策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培训班(专题)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培训班(专题)

“三线一单”培训班(专题)

生态环境监测系列课程

生态环境监测人员岗位培训(轮训)(含水、气、土、应急、遥感等监测技术,生态环境监测网建设等内容)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应急监测、预测预警(讲座)

监测技术专项培训(专题)

应急监测培训(讲座)

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和新进展(讲座)

监测全过程质量保证(讲座)

相关监测技术规范及新标准解读(讲座)

生态环境宣传教育系列课程

生态环境舆情应对培训班(讲座)

生态环境信息化系列课程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培训(讲座)

生态环境信息化培训班(专题)

福建省生态云平台应用培训(专题)

干部人事系列课程

生态环境干部与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讲座)

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垂直管理和双重管理制度(讲座)

福建省生态环境系统人事干部培训班(专题)

机关党建系列课程

新时代党群工作管理模式解析(讲座)

党建引领与新时代生态环境管理(讲座)

新时代意识形态管理模式解读(讲座)

环境执法系列课程

环境保护现场执法(讲座)

环境执法实务(讲座)

理论知识培训课程

网络与安全培训(专题)

环境科学(讲座)

环境管理学(讲座)

环境决策案例分析(讲座)

环境研究方法(讲座)

环境系统分析(讲座)

环境与地球科学(讲座)

环境信息技术与实践(讲座)

环境数据处理与数学模型(讲座)

环境规划与管理(讲座)

环境监测(讲座)

环境影响评价(讲座)

环境学(讲座)

环境与发展(讲座)

企业环境管理(讲座)

环境质量评价(讲座)

生态工程(讲座)

知识结构优化与兴趣培训课程(选修课+必修课)

综合业务知识

全省生态环境系统信访工作专题培训班(专题)

处级干部轮训累积课时应达88课时。其中,案例教学26课时

环境宣教暨例行新闻发布培训班(专题)

人事档案管理(专题)

新入职干部(初任)培训(轮训)

公文写作(讲座)

会务培训(讲座)

保密培训(讲座)

管理经济学理论知识

公共管理(讲座)

行政体制改革(讲座)

公共政策(讲座)

公共关系学(讲座)

公共安全管理(讲座)

经济学原理(讲座)

制度经济学(讲座)

发展经济学(讲座)

国际经济学(讲座)

区域经济学(讲座)

技术经济学(讲座)

经济法学(讲座)

财务理论知识

预算管理(讲座)

财务管理(讲座)

环境工程预算与经济分析(讲座)

管理学理论知识

管理沟通与人际关系(讲座)

素质拓展(专题)

政府公务员压力疏解(讲座)

打造真诚与阳光的政府机关文化(讲座)

管理学原理(讲座)

领导力(讲座)

国学与管理(讲座)

战略管理(讲座)

人力资源管理(讲座)

新媒体时代的公共关系(讲座)

社会学理论知识

社会学(讲座)

职业形象塑造(讲座)

社会问题经济学(讲座)

社会福利经济学(讲座)

哲学科学类知识

突破思维:创新引领未来(讲座)

现代科技知识(讲座)

科技发展史(讲座)

21世纪文明史(讲座)

西方哲学史(讲座)

文明简史(讲座)

中国哲学史(讲座)

辩证法(讲座)

逻辑学(讲座)

文学与艺术类知识

诗词欣赏(讲座)

小说欣赏(讲座)

电影欣赏(讲座)

音乐欣赏(讲座)

注:以上所有课程均为建议课程,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结合时事、专业及干部急需作相应调整;课时按照30:40:30分配,处级干部培训共440学时/四年;其他科级以下干部按照90学时/年规定执行。


四、师资体系

 

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的力量。为了使干部培训工作能够持续、高效地开展下去,人事部门在开展教育培训过程中,应坚持“专兼结合,兼职为主”“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政治统领,优中选优”的原则,注意师资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工作,争取利用四年的时间初步完成师资库的建设。

(一)兼职师资储备

根据表3.2的课程体系,结合“生态文明大讲堂”,既可以联合在省委组织部和人社厅注册的干部培训机构,也可以通过向科研部门、政府机关、高校和党校发函邀请,以及由厅业务处室推荐等方式,开展兼职师资库建设,搜集、整理各类课程的师资信息,为师资库建设做好准备,具体建设思路如表4.1所示。

4.1   兼职师资储备分工体系

序号

类别

储备方式

来源单位

规模

1

党的基本理论和党性教育类课程培训师资

厅人事处发函相关单位推荐专家

党务方面来源于福建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以及其他党校;时事类可以面向全省厅局、省政策研究中心单位邀请

每个模块6-8人,共约20-25

2

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化能力提升类课程培训师资

由各专业职能部门及下属相关部门推荐,厅人事处发函相关单位推荐专家

面向全省高校系统、党政机关以及国家级专业机构、科研院所发函邀请相关专家,组建专家库

每个专业8-10人,共约50-60

3

知识结构优化与兴趣培训课程培训师资

厅人事处发函相关单位推荐专家

面向全省高校系统、社会培训机构发函邀请,逐渐打造专家库

每个模块4-5人,共约30-40

注:具体模块按照表3.2测算

 

一是在党的基本理论和党性教育类课程培训师资方面,应着重梳理可以借用的网络课程如全国环保网络学院、福建省干部网络学院等资源,围绕福建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的师资力量,向上与中央党校以及延安、井冈山、上海浦东干部培训学院建立联系,向下与市级党校(行政学校)、县级党校(行政学校)以及古田干部学院、谷文昌干部学院等培训机构开展合作,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轮训以及讲座体系,并结合省委有关党校处级及科级干部学习培训的具体工作,系统梳理适合不同层次需要的优质师资。

二是在生态环境专业化能力提升类课程培训师资方面,应着重围绕政策法规知识培训课程、专业知识培训课程、理论知识培训课程要求,向上利用生态环境部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并邀请专业部门干部成为我省培训师资,同时与其他省市生态环境厅建立密切合作,建立师资交流机制,鼓励全系统优秀专业工作者兼职专业培训,选聘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和优秀基层干部担任兼职教师,有组织地举办“生态文明大讲堂”之专业系列,逐步搜集师资数据,并形成专业培训师资数据库。

三是在知识结构优化与兴趣培训课程培训师资方面,应着重围绕综合业务、公共管理、经济学理论、财务理论、管理学理论、社会学理论、哲学科学以及文学与艺术类等兴趣需求,着重挖掘梳理在相应专业的优秀师资,并依托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经济与管理学院以及文学院的师资力量,有组织地举办“生态文明大讲堂”之人文系列,逐步搜集师资数据,并形成人文培训师资数据库。

(二)专职师资储备

为了更好地促进干部教育培训走向深入,当前应有意识地建立自有师资库,通过自有师资培训更多的干部,借助培训强化专业干部的业务水平。根据表3.2以及全系统培训工作安排,自有师资库建设主要包括新入职干部培训、专业模块及党务时事培训,具体建设思路如表4.2所示。

 

4.2   专职师资储备分工体系

序号

类别

来源部门

培养方式

培养规模

1

新入职干部培训师资

厅人事处及下属单位人事部门

参加专业培训并开展各类培训实践

3-4

2

专业模块培训师资

厅各专业职能部门及下属相关部门

参加系统培训并开展各类专业培训实践工作

每个专业模块2-3

3

党的基本理论和党性教育

厅机关党委及下属相关部门

参加系统培训学习并开展各类专业培训实践工作

5-6

注:新入职干部培训主要涉及内部管理制度及职业生涯规划类培训;专业模块培训主要涉及生态环境类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可针对新上岗干部进行培训;党的基本理论和党性教育可围绕全厅党务与时事培训需要组织规划。

 

(三)名师精品课程

为了节约资源,适度开展视频培训,可以结合三类培训课程体系中的专题及讲座要求,选择名师,打造精品课程,供全系统网络培训学习,具体建设思路如表4.3所示。

4.3 名师精品课程建设

序号

类别

课程名称

时长

备注

1

党的基本理论和党性教育类课程培训精品课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单元(共20课时)

2门(2019-2020年完成)

党内典型先进人物事迹

5单元(共20课时)

2

生态环境专业化能力提升类课程培训师资精品课程

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法制工作培训

2-4单元(共8-16课时)

7门(2019-2022年完成)

生态环境项目与资金管理培训班

2-4单元(共8-16课时)

知识管理与生态环境档案管理培训班

2-4单元(共8-16课时)

信息化智能化培训班

2-4单元(共8-16课时)

自然保护地与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培训班

2-4单元(共8-16课时)

公共突发事件处置与应对媒体策略

2-4单元(共8-16课时)

生态环境督察监察工作规程

2-4单元(共8-16课时)

3

知识结构优化与兴趣培训课程培训精品课程

综合业务知识

2单元(共8课时)

4门(2019-2022年完成)

财务理论

2单元(共8课时)

管理学理论

2单元(共8课时)

文学与艺术

2单元(共8课时)

注:精品课程可采用现场录像的方式剪接而成


五、培训安排

 

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的干部教育培训涉及的专业知识和门类众多,为了更好地完成规划所确定的培训目标,有必要明确四年培训的总体安排,并开展年度分工,加强管理。

(一)培训总体安排

根据表3.2的可选择的课程及分类内容体系,参照中央、省委以及生态环境部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安排,将四年内需要完成的教育培训任务汇总如表5.1所示。

5.1 2019-2022年全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安排

序号

主要内容

培训对象

期次

累计培训人数

1

处级干部专题培训班

厅机关和直属单位处级干部

每两年1

所有处级干部

2

处级干部任职培训班

厅机关和直属单位处级干部

每两年1

所有新任职处级干部

3

市、县(市、区)局长任职培训班

市、县(市、区)局局长

每年1

所有市、县(市、区)局局长

4

年轻干部(初任干部)培训班

厅机关和直属单位干部

每年1

200

5

党务工作人员培训班

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党务干部

每年1

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党务干部

6

其他中央及省级干部教育培训班

指定人员

参与

根据上级调训安排

7

生态文明大讲堂

不限

21

8000

注:具体内容模块可参照表3.2设计

 

(二)年度培训分工

结合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干部培训现有培训资源来看,可以依据表5.1的内容安排2019-2022年度的年度计划。其中,专题培训班系列应根据党的基本理论和党性教育以及生态环境专业化能力提升的年度需求,结合每年干部培训个人需求加以设计。讲座类课程则按照“生态文明大讲堂”的模式,依据个人兴趣汇总结果,分年度加以实施。


六、保障措施

 

干部教育培训利在当下,功在千秋,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需要构建完善的培训激励措施,需要梳理做好经费预算,并建立科学、健全的质量评估机制,从而为顺利完成本规划的培训目标提供坚实而有力的支撑。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成立由分管厅领导亲自挂帅,由人事处及直属单位负责人担任成员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沟通机制,直接负责规划周期内的干部培训工作。二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沟通机制成员要切实履行职责,及时协调解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三是人事处以及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负责人要认真落实主体责任,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本部门工作计划,统筹好工学矛盾,支持各级干部的成长。四是人事处要围绕本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加强计划管控,抓好贯彻落实;纳入系统2019-2022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的,按“一季一汇报,一年一总结”推进机制,教育培训进度、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纳入厅务会议题。

(二)完善激励约束

一是加强干部选拔、培养、管理、使用工作的统筹管理,通过开展谈心谈话、学员相互评价等方式,了解学员表现,为培养、考察、识别干部提供参考,对参与培训表现优异人员予以表彰。二是在干部教培过程中,要开展“学习标兵评选”。年度干部培训将根据参训干部全程受训表现评选“最佳学习标兵”。获得最佳标兵的,将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并列入干部优选计划,享受优先推荐深造学习和提干。三是要开展“优秀作业评选”。年度培训结束后,针对参训学员的结课学习总结、结课论文以及其它形式的作业进行评优评选。入选优秀的学员参训作业将进行汇报与展示,以更好地示范和激励后续人员的培训。四是鼓励结合培训撰写论文并发表各类成果。年度培训结束后,应积极鼓励受训人员根据课程、自身工作需要及个人兴趣撰写专业论文并投稿发表。确认为受训内容范围内发表的论文成果及专业技术证书,将列入干部优选计划,享受优先推荐深造学习和提干。五是做好培训满意度与获得感调查。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让教育培训成为传播和扩散正能量的平台,具体调查表见附件1

(三)做好经费预算

一是根据规划期内的培训内容,按照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管理规定,科学编制经费预算。二是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厅年度财政预算,持续满足干部培训工作需要。三是加大各级干部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力度,使用留存党费组织培训基层党员干部参加培训。四是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管理,完善有关规定,特别是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展培训的规定,厉行勤俭节约,保证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

(四)健全评估机制

一是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全面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质量、项目质量、课程质量评估。二是根据年度培训要求,完善项目评估制度,健全由项目委托单位、参训学员、培训机构等共同参与的评估机制。三是完善课程质量评估制度,健全由学员、教师(或者专家)、跟班管理人员、教学管理部门等多方参与的评估机制。其中授课评估表格见附件2。四是根据评估结果,安排并调整下一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具体师资以及可以参与合作的单位。


附件1

干部培训年度满意度与获得感评估调查表

一、培训内容:请对本年度所参加的培训课程内容总体上进行评价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满意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5

4

3

2

1

1、新颖性

 

 

 

 

 

2、知识性

 

 

 

 

 

3、时代性

 

 

 

 

 

4、满意度

 

 

 

 

 

二、培训形式:请对本年度所参加的培训活动组织形式进行评价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满意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1、培训方式多样性

 

 

 

 

 

2、培训方式的灵活性

 

 

 

 

 

3、培训方式个人参与

 

 

 

 

 

4、是否体现团队讨论与学习

 

 

 

 

 

5、是否有利于个性认知观点的表述

 

 

 

 

 

三、培训组织工作:请对本年度所参与的培训活动组织工作进行评价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满意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1、培训时间安排

 

 

 

 

 

2、培训现场组织工作

 

 

 

 

 

3、培训交通及住宿等配套服务工作

 

 

 

 

 

4、培训课堂秩序性、规范性

 

 

 

 

 

四、认知提升:请就本年度培训对本人各方面认知提升帮助进行评价

非常大

比较大

很小

没有

1、更新了新知识

 

 

 

 

 

2、认知了新观点

 

 

 

 

 

3、改变了思维

 

 

 

 

 

4、学习了新工具

 

 

 

 

 

5、学习了新理论

 

 

 

 

 

6、提升了个人专业能力

 

 

 

 

 

7、提升了个人文化修养

 

 

 

 

 

总分:90-100(非常满意),80-89(比较满意),70-79(满意),69及以下(差)

其他建议:

签名:

日期:

           


附件2

XX课程授课情况评价表

培训老师:                       日期:          

评价条目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10

8

6

4

2

1、老师讲课的主题和重点突出

 

 

 

 

 

2、老师所讲内容的专业程度高

 

 

 

 

 

3、老师对所讲内容的熟悉程度高

 

 

 

 

 

4、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强

 

 

 

 

 

5、培训课件内容非常清晰

 

 

 

 

 

6、培训课件内容非常完整

 

 

 

 

 

7、老师对课堂讨论的组织与引导好

 

 

 

 

 

8、老师能够很好地回答学员的问题

 

 

 

 

 

9、老师授课对我的帮助很大

 

 

 

 

 

10、老师授课方式新颖

 

 

 

 

 

总分:90-100(优秀),80-89(良好),60-79(一般),60以下(差)

其他建议:

签名:

日期:

           

 

抄送:省委组织部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2019711印发

附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