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奋勇争先
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福建
——访福建省生态环境厅
党组书记、厅长许碧瑞
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守护绿水青山、推进建设生态强省、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福建?近日,福建日报记者专访了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许碧瑞。
福建日报记者陈旻专访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许碧瑞(右)。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记者:省委部署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请您谈谈对行动的体会,省生态环境厅如何结合具体工作贯彻落实?
许碧瑞: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开好局、起好步极为重要。行动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贯穿始终,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将有力推动全省各级各部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为高质量完成全年任务提供根本保障;行动紧紧把握今年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关键阶段,大力秉承福建人“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精神特质,切实增强全省干部争优、争先、争效的意识,全面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为我们在复杂环境、多重约束下做好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提供充足底气和强大内生动力;不仅明确总体目标,而且具体部署了工作任务、方法要领和实现路径,真正以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作为各项工作的评价标准,必将推动全省上下对标对表、落细落实,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省委部署实施行动后,省生态环境厅党组立即组织学习贯彻,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将省委精神、行动要求、工作任务,分解融入到年度各专项工作之中,明确具体目标、举措、时限和责任单位,建立考评机制,确保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福建扛起新担当、展现新作为、贡献新成效。
下潭尾滨海湿地公园是厦门首个以红树林为主题的公园,也是国家蓝色海湾整治项目之一、福建省最大人工重构红树林生态湿地公园。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在深学争优上,我们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坚决扛起推进美丽福建建设政治责任的思想自觉。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重大政治任务,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分步骤、分阶段、分层次实施大学习、大研讨等“六大行动”,推进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增强忠诚拥护“两个确立”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去考量,将美丽福建建设放到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先行示范的站位上去谋划,推进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福建。
在敢为争先上,把破解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难题,转化为增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本领的强大动力。坚持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开创的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理念和重大实践,自觉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推动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省建设布局,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绿色”成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最鲜明“底色”。
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践行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立足山、水、田的资源优势,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绿色发展的道路。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在实干争效上,要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成效,转化为守好生态高颜值、促进发展高质量、服务民生高品质的实实在在获得感。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持统筹谋划、系统治理、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牢牢守住我省生态优等生品牌。加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应用,建立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相适应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推进优化绿色布局、加快绿色转型、倡导绿色消费。坚决依法整治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开展“清水蓝天”执法专项行动,认真实施农村污水治理和海漂垃圾治理为民办实事项目,实现生态为民利民惠民。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强化作风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生态环保铁军履职担当能力。
记者: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有哪些具体举措?
许碧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支撑,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的具体做法主要是:
一是强化源头管控,用好生态优先导向、优化、倒逼作用。在全省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持续加强政策协同、机制创新,通过管控成果优化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和制度政策,从源头上防控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各地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推动产业合理布局,引导项目优化选址,助力各地打造石化、钢铁、新能源、鞋服、制药等千亿产业集群。
二是用好项目工作法,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聚焦“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和中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突出问题,不断策划生成、落地实施、滚动接续重大重点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实行全过程指导帮扶、全链条监督管理,让更多群众享有生态环境治理成果。健全完善投融资机制,用好政府专项债、政策性开发金融工具等政策,推动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支撑环境治理,拉动有效投资,培育新的增长点。
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供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进一步规范环评审批、强化审批服务、提高审批质效。统筹“放、减、并、优、联”,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项目环评“最多跑一趟”。将项目评估相关费用纳入预算,减轻企业负担。对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环评并联审查、“容缺后补”等机制,助力项目尽早落地、发挥效益。
四是坚持依法行政,严守生态环境底线。严格落实我省“1+10+N”三级生态环境准入清单,防止引进项目污染转移、低水平重复建设、落后产能反弹回潮,防止重污染、环境风险大的项目向流域上游转移,防止项目建设违规占用破坏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坚决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底线红线。
福州连江县小沧畲族乡是“二水源”核心区,经过20多年的保护,山清水秀,畲风古韵,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福建日报记者林熙摄
记者:近年来,我省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群众获得感不断提高。请您谈谈在为民服务方面,生态环境部门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
许碧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明确要求,“以发展的成果和群众的满意来检验行动的成效”。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以更大力度整治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一是坚决整改、全面整改、彻底整改,狠抓中央和省级督察整改任务。我省两轮中央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任务,绝大部分已完成或基本完成,尚未完成的也在加快推进;两轮省级督察的整改工作也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我们将牵头会同各地各部门对已完成整改的严格验收销号,对正在整改的跟踪督促进度,对整改不够到位的开展督察督办,确保整改成效经得起检验、得到群众认可。
二是坚持直面问题、动真碰硬、群策群力,持续开展信访“治重化积”。对近年来群众重复投诉、长期未解决等生态环境信访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建立问题清单,定期调度情况,持续跟踪督办。对重大或敏感问题直接由省级生态环境执法部门组织核查,对涉及领域较广的问题建立多部门联合查处、会商、整治工作机制,强化街道、社区等基层力量信访化解作用,切实做到民有呼、我有应、事有办、忧有解。
三是坚守底线思维、风险意识,切实保障群众生态环境安全。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全面排查整治各类环境风险隐患,持续推进各地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对重点流域开展综合治理,推动产业合理布局,强化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治理,统筹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切实保障水环境安全。对化工园区、危险废物、尾矿库等高风险领域开展深入体检,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切实提高环境安全本质水平。
来源:福建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