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核地质系统的一架搭载着精密探测仪器的飞机掠过金银寨上空时发现有异常,机上人员扔下石灰包,用于标识山峰潜在的宝贝——铀矿。
1958年5月,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为保障原子能工业的发展,尽快研制出自己的“两弹一艇”,我国建设了一批核产业体系骨干企业,包括七一一矿、七一二矿、七一三矿、二七二厂等。这些骨干企业被称为“核工业第一批厂矿”。它们的建成与投产,从源头上保障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第一艘核潜艇的成功研制。
在核工业第一批厂矿创建6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跟随采访团,实地探访我国铀矿的“前世今生”。
艰苦创业,为核事业发展提供珍贵原料
水温55℃,气温40多度,井巷内热气灼人,他弯下腰想挽起裤腿,却发现全身衣裤早已湿透……
真正伟大的人,一定有平凡的一面。但一项伟大的事业,从一开始就注定不寻常。
从湖南省衡阳市出发,目标湘东南某地。一路的翠绿青山,混杂着初夏的虫鸣鸟叫,仿佛把我们拉回到了60年前的那段岁月。
研制原子弹需要核燃料,铀矿冶是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的基础工业。1958年,为了核战略决策的落实,来自冶金、煤炭、化工等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1万多名干部和工人,包括近千名工程技术人员,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赴莽莽深山、荒野密林,开始了铀矿冶工业艰苦的创业历程。
在崇山峻岭间,老一代铀矿冶人见过虎狼、碰过毒蛇,没有住的地方,就住牛栏、茅草棚。没有工具,就用大锤、钢钎、土箕、耙子、辘轳车。没有运输设备,就用木板垫路、铁管做滚筒……克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夜以继日地加快铀矿山建设。
车子又在山岭间行驶了几公里,这才进入七一一矿的生活区,而作业区还要再走几公里山路。原七一一矿副矿长梁启昌告诉记者,七一一矿地质环境特殊,离地表100米至150米深的主矿带130米中段和80米中段掘出热水,温度高、湿气大,人在那儿站一会儿脚就会烫得发红、衣裤被汗浸透,何况还要出力干活。
“在许多工作面上,前面工人在打钻、运矿,后边就会安排一人手拿凉水管往前面的人身上喷浇凉水降温,在他身后则还需要安排一人继续喷凉水。如此往复。井下百米、千米的巷道和采矿场就是这样采掘出来的。”梁启昌回忆,一个班下来工人们体温比常人要高两度,睡一晚上起来才能恢复正常。
就是在这样异常艰苦的条件下,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们完成了矿山建设,按计划生产出一批批珍贵的铀产品,提供了核武器研制急需的核原料。
走绿色低碳、高效发展的新路
肩扛人拉运送设备,手锤打眼挖掘坑道,用垒金字塔的办法吊装机器,夜以继日地筑路、建房、架线、安装……60年前的工地现场,是一派热火朝天、紧张忙碌的景象。
60年后,当记者走进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七三五厂蒙其古尔铀矿山时,被这座现代化、自动化的绿色铀矿所深深吸引。
出现在记者眼前的蒙其古尔铀矿山分明就是一片绿色的草原。如果硬要说与别处有什么不同,就是草地上多了几间简易的白色房子和少许耸立的白色气罐。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中期,原二机部五一九大队在伊犁盆地南缘开展详查,在发现蒙其古尔地区煤岩型铀矿化的同时,还发现了砂岩型铀矿化信息。五一九大队只是在1964 年提交了最终储量报告,并未对砂岩型铀矿化开展进一步工作。
直到2000 年,在伊犁盆地铀矿找矿勘查攻深找盲行动中,核工业二一六大队进入了500米~1500米深度的“第二找矿空间”,并以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伊犁盆地中西段远景调查为支撑,在蒙其古尔地区开展了为期3 年的砂岩型铀矿找矿勘查。
经过充分的认证,2005 年转入普查,2008 年提交普查报告,2010年、2013 年先后分两次提交详查报告,矿床总规模达到特大型。至此,我国首个绿色千吨级铀矿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行走在蒙其古尔铀矿,记者听不见机器声、寻不到矿工的身影、看不见矿石,这座铀矿的产能却稳居国内天然铀产量“头把交椅”。半壁江山的规模从何而来?
天山铀业公司总经理阳奕汉介绍,这主要得益于蒙其古尔铀矿进行了规模化、集约化开发,采用了CO2+O2地浸采铀技术。这标志着我国铀矿采冶技术的革命性跨越,实现了从常规浸出、堆浸和酸法浸出向第三代铀矿冶技术的升级换代,开辟了绿色低碳、高效发展的新路。
以水冶车间为例,偌大的三层楼车间,只需要6个人作业。两人一组,三班轮倒。操控、监控都通过中控室来完成,实现了“现场只是维修,操控全在办公室”的目标。
“这些都是由于蒙其古尔铀矿采用了地浸采铀法,省去了使用常规采矿方法的井巷基建和大量的剥离工程,以及矿石回采和运输、提升、通风、排水等一系列井巷工程。地表不必建造废石场、尾矿库,植被既不会被大面积破坏,在提取和回收过程中也省去了使用破碎、磨矿、搅拌浸出设施,同时节省了资源。”天山铀业公司七三五厂厂长张青林说。
目前,天山铀业公司已经成为国内天然铀生产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自动化程度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的地浸矿山企业,是国土资源部首批综合利用资源示范基地之一,被国土资源部授予“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专项优秀矿山企业”称号,列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在安全发展中逐梦
时间是无声的记录者。在湖南衡阳和新疆伊犁先后建立的两座铀矿山,虽是不同时期的产物,呈现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面貌,但传承下来的核工业人不懈探索、勇于攻坚的精神不会改变。
透过泛黄的照片,回看那段岁月。当年的工地现场,到处都张贴着“抓晴天、抢阴天、战雨天”、“争分夺秒,向时间宣战”等标语口号。
60年过去,以七一一矿为代表的“老一辈”厂矿,有的在完成历史使命之后因资源枯竭而关闭,有的因战略调整而销号。像中核二七二铀业有限公司(前身二七二厂)保留下来的厂矿已是少数,但那段“激情燃烧的光荣岁月”不会轻易流逝。不懈探索、勇于攻坚的精神让二七二铀业有限公司又焕发出新的活力。通过科技创新,二七二铀业有限公司以现有产业为核心,产业分布于核材料、核环保、核科技等领域,目前仍是中核集团南北两个铀纯转化生产基地之一。
离开故乡近60年,一口地道的北京话是家乡留给81岁的七一二矿原工会主席徐振恒不多的印记之一。
“我管自己叫北京衡阳人。”徐振恒已需要借助助听器才能听清记者的提问,但他仍能清晰地回忆起曾给予过他帮助的老师,以及位于西单不远的家。
60年来,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我国的核能与核技术利用,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根本方针。为了保障核能安全发展,1984年,我国设立了国家核安全局,依法对民用核设施实施独立的核安全监管,确保核安全决策不受任何核电发展部门和单位的影响。
从“两弹一艇”的成功研制,到为核电站提供充足燃料,实现和平利用核能。从1985年我国大陆第一个核电项目——浙江秦山30万千瓦核电工程开工建设,到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冲出国门,扬帆起航。铀矿冶人为我国核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也正在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迈进。
回首历史,心潮澎湃。展望未来,激情满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相信我国的核工业一定能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