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工作法,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是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积极推进生态环境领域项目工作,有力支撑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美丽福建建设。近期,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将陆续发布全省以项目工作法助推生态环境治理典型案例,凝练经验做法,进一步发挥典型引路作用,更好服务“两山”转化、赋能“颜值”“产值”同提升。
水污染防治:三明市东牙溪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与水质安全保障工程
东牙溪水库是三明市区30万居民的重要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汇水流域面积达151平方公里,水源保护区内有中村乡的1个社区及16个行政村,人口数量较多,受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入库上游流域水质在地表水Ⅳ-Ⅴ类之间,影响库区水质安全。
三明市实施东牙溪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与水质安全保障工程项目,从源头管控、过程管理到末端治理,多方位、多手段、多维度统筹谋划、系统治理。同时,构建应急响应系统,依托智慧化管理平台,充分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打造预测、预报、预警、响应一体化监管系统,大幅度提升水库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区域水源安全稳定。项目获得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和省级重点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支持。
主要措施
织密隔离防护网,守牢守好群众“水缸子”
在保护区内新建、修复6.5千米隔离防护设施,新增18个宣传牌和13个交通警示牌,进一步完善保护区的隔离防护措施,降低水源水质受到人类活动影响,保障东牙溪水库饮用水水质安全。
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强化风险应急管控
修复、完善保护区内17座生活污水处理站及其收集管网,沟渠生态化改造3.7千米,新建人工湿地26亩、水源涵养林1440亩,强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完善防撞设施5千米,修复4座事故应急池及其配套导流渠等风险源应急防护措施,进一步提升应急管控能力。
生活污水处理站
事故应急池
构建信息化系统,提升智慧监控能力
在保护区内新增30套高清监控设备,并建设水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其中,智慧监管平台集成了水库富营养化预报系统、水库水质预警系统及应急响应系统等,通过智慧监控手段对水库藻类水质进行预测预报,提前研判水质变化情况,并实施分级预警响应。
综合管理平台
成效亮点
提升水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改善水环境质量
完善区域污水治理设施,实现污水全收集,消除3-5月入库上游流域水质不稳定的隐患,实现东牙溪入库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和库区水质Ⅱ类标准,水体富营养状态恢复到寡-中营养水平。同时,修复生态系统,促进污染物转化,削减污染物总量,持续改善库区水环境质量。
强化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筑牢饮用水安全底线
进一步完善物理隔离防护设施,减少人为活动对库区的影响,控制库区外源污染的输入,有效保障饮用水安全。
建立智慧监管体系,防范水生态环境风险
建立智慧监管平台,有效提升保护区内日常监管和应急防护能力,提升库区水环境安全管理水平,及时预警、防范水环境风险。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