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系统执法监测两支铁军队伍的工作效能,切实做到执法监管“稳、准、狠”,监测数据“真、准、全”,同时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南平市邵武生态环境局积极探索 “1+2+3”监测执法联动模式,通过融合“一支队伍”、 围绕“双线发力”、 优化“三项机制”,规范和加强生态环境队伍建设,打通垂管体制下生态环境保护“最后一公里”。
一、融合“一支队伍”,深化多维度配合
增强局机关对执法和监测的统一领导、指挥和调度,积极探索县市级“站队合一”运行方式,实现监测执法机构有机融合,切实做好生态环境监测执法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制定《邵武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执法监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成立6个联合执法监测小组,明确执法监测联动工作职责和内容。根据上级下达的污染源执法监测任务及专项执法任务要求,制定重点区域、重点排污单位联合执法监测计划,完善协调联动具体工作措施,进一步落实执法和监测人员职责分工,逐步形成监测执法力量“拧成一股绳”、生态环境问题治理“同下一盘棋”的良好氛围,使监测执法联动实现从“物理反应”到“化学反应”的转变,着力提升环保铁军攻坚能力。
二、围绕“双线发力”,夯实联动基础
紧扣“监测数据质量是环境管理的 ‘生命线’ ”理念,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监测执法短板弱项,围绕实施联合培训和实施“双向持证”两条主线共同发力,推动监测向执法延引,执法向监测融合,有效的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左右手”同步发力、同步提升。
实施联合培训。将监测涉及的现场布点采样、现场仪器监测技术、样品运送保存、实验室基础知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等监测技术规范,执法涉及的现场检查、调查取证、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等执法内容纳入日常培训计划,通过定期专项培训、跟班作业等方式,有序组织开展业务学习交流和现场实操,保障执法监测规范有效,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和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能力。
实施“双向持证”。积极推行执法岗位、监测岗位双向持证,目前邵武环境监测站16名监测人员执法证持证率达到100%,执法大队14名执法人员环境监测持证率达到78.6%,力争今后实现一员多证、一员多能,有力夯实协同联动机制基础,有效解决基层环境监测、监管力量不足问题。
三、优化“三项机制”,共促素能提升
逐步找准环境监测和行政执法的融合点,通过建立测管联动、联合攻坚、联合比武机制,助力打造环境执法监测协同作战体系,推动环境监测与行政执法水平双提升。
建立测管联动机制。强化沟通会商,建立事前沟通协调、事中密切配合、事后联合会商机制,共同商定污染源监测名单、数量、方案等,在污染源“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执法检查、环境信访投诉举报调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调查等方面加强合作,协同联动做好监测与执法工作,实现了监管、监测、执法的闭环管理和跟踪处置,确保执法取证及时到位,监测报告形成过程合法有效,提升精准打击违法行为能力。通过测管联动,今年以来立案查处企业28家,合计罚款235.1万元。
建立联合攻坚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环境监测“哨兵”“眼睛”作用,强化污染源和数据关联分析应用,为科学精准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在国控断面汛期污染强度源强度排查、涉氟企业专项排查、环保督察及信访件问题“回头看”等专项行动中,执法、监测密切协同,监测组开展采样监测,查清各类污染源污染排放状况、特点及规律;执法组对排查发现问题追根溯源、实施分类处置。通过执法监测合力攻坚,推动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达标、见底清零,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今年1-11月邵武市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及11条小流域水质Ⅰ-Ⅱ类比例达100%。
建立联合比武机制。充分发挥岗位技能大练兵“指挥棒”的引领作用,以“会检查、会监测、会执法、会办案”为目标,强化监测、执法队伍联合实战练兵,提升生态环境执法监测水平,助力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通过联合开展理论知识、现场执法、案卷评查、执法监测、执法科技运用、技能培训等活动,在实践中不断融合执法监测联动,以实战比武攻克执法、监测薄弱环节,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测队伍正规化和专业化水平。在2023年南平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执法技能竞赛中,邵武生态环境局获团体一等奖,执法个人3人获奖,监测个人2人获奖。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