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 “以空间换时间”妥善处置突发水污染事件
来源:生态环境部 时间:2023-11-01 11:23

  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安全工作,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切实维护生态安全、核与辐射安全等,保障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突发水污染事件呈多发频发态势,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十三五”期间,全国多起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均为水污染事件。突发水污染事件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大、处置难度高,是环境应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在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利用事发地流域内的各类闸坝、坑塘等,拦截、收集、储存受污染水体,形成临时应急空间并开展污染处置,可为妥善应对事件争取宝贵时间。因事前不掌握流域相关信息,在应急处置过程中临时“找空间”往往贻误战机,导致应急队伍“跟在污染团后面跑”,应急处置陷入被动,可能造成污染范围扩大、事件升级等不利影响。

  在总结河南南阳淇河污染事件和历次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形成“以空间换时间”的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思路,即通过做好“找空间、定方案、抓演练”三项工作,提前掌握河流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等信息,制定“一河一策一图”并强化演练检验,以加强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准备。

  “找空间”指通过资料收集、影像分析和现场踏勘,调查掌握在水污染事件发生时,河流上可储存受污染水体,以及便于实施截流、引流、投药、稀释等处置措施的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结合环境敏感目标、重点环境风险源和水文水系等资料,摸清河流底数,建立河流信息清单(一河)。“定方案”指制定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一河一策一图”,即根据河流涉及的环境敏感目标、重点环境风险源等信息,针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应对中如何隔离拦截污染团、如何控制清水等问题,明确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的具体作用,编制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响应方案(一策),构建事件应对指挥示意图(一图),实现应急指挥“挂图作战”。“抓演练”指通过分阶段、分层次演练,对“一河一策一图”的可操作性进行检验,包括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实际存水量是否准确、污水是否能够引进去,人员队伍、施工材料、设备机械等是否能够保障。

  2018—2020年,生态环境部先后组织在河南、湖北、陕西等地的丹江口库区重点河流,以及山东泗河、广东滃江、新疆巩乃斯河等开展“一河一策一图”试点工作。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要求完成重点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一河一策一图”全覆盖。2021年,生态环境部印发《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南阳实践”实施技术指南》,部署全国做好“十四五”时期相关工作,预计将完成2515条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有效提升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准备能力。截至2023年9月,全国已完成1509条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形成一批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一河一策一图”成果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应用。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先后指导地方成功处置了黑龙江伊春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事件、嘉陵江甘陕川交界断面铊污染事件、河南三门峡五里川河锑污染事件、贵州六盘水宏盛煤焦化洗油泄漏事件等多起重大及敏感突发水污染事件,最大限度降低了环境影响,牢牢守住水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2023年,生态环境部在总结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一河一策一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化工园区“一园一策一图”示范试点工作,完善企业厂界、园区边界及周边水体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防控工作路径,带动重点区域环境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整体提升。“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部将持续推动“一河(园)一策一图”工作落地见效,形成重点河流、化工园区两头互补的应急防范体系,进一步筑牢流域环境安全防线,为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夯实生态根基。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