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如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垃圾处理设施、危险废物储存场地等环境基础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导致暴雨、台风、高温热浪、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给环境基础设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的脆弱性,甚至会产生风险连锁效应,带来巨大生命财产损失。
如何应对这一难题?专家指出,加强气候适应型城市、韧性城市、海绵城市等建设,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应对极端天气的适应力(灾前)、抵御力(灾中)和恢复力(灾后),方能驾驭处理各种风险,确保环境基础设施在极端天气下依然能稳定运转或者有稳妥的暂时性替代措施。
极端天气下,环境基础设施会出现哪些风险?
2023年7月8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蓝皮书指出,当前我国升温速率高于同期全球水平,极端高温事件频发趋强。
与此同时,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极端强降水量事件增多。1961年—2022年,我国极端日降水量事件频次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多18站日;年累计暴雨(日降水量≥50mm)站日数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4.2%。
在越来越多的极端天下,环境基础设施会面临哪些严峻考验?
例如,强降雨会导致污水管网管道中来水量增大,合流管的水量变化会更明显。增大的来水量会对下游的污水处理厂造成影响,如果污水处理厂抽升不及时或者超过处理能力的来水溢流不及时,在一些地势低点可能会出现污水外溢情况。此外,暴雨还会造成污水处理厂进水泥砂、悬浮杂质过多,对预处理段造成很大压力;进水浓度过低,微生物无法正常维持等各种问题。
极端高温下,污水处理厂的水温过高,会对微生物菌群的生长和污染物去除效果造成不小的影响。因为参与污水曝气处理的细菌通常为中温菌,适合中温菌生存的温度范围为20℃—37℃,当污水环境温度超过菌群最高生长温度时,会破坏其活性,从而影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再例如,对于危险废物储存场地来说,高温下,各类易燃物质挥发,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引起火灾爆炸事故。雨水较多的情况下,一些遇水反应的危化品,受潮、遇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或生成易燃气体或有毒有害烟气,也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以应对不同极端天气
专家指出,对于已建成的环境基础设施,面对突出多发频发极端天气风险,在防范应对过程中,要注重提升环境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单位应对、处置和自主响应能力。
首先,要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开展极端天气灾害情景构建,确定防范应对工作任务和责任清单。进一步完善应对防汛、高温、极寒冰冻、沙尘等各类极端天气的应急预案。
其次,要完善应急响应和指挥机制。按照应急预案中处置重大或特别重大灾害的标准,依托现行应急指挥体系启动分级响应。建立完善指挥调度指令清单,实行全时段指挥调度机制,根据极端天气变化情况动态调整响应措施,及时调度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对于重点风险点位,实施扁平化、点对点调度,实现精准指挥和响应。
再次,要构建适应局地气象特点的应急处置模式。研究把握本地区地形地貌复杂、气象条件多变的特征,针对极端天气局地性、突发性的特点,细化调整相关应急处置方式。例如沿海地区要注意台风、山谷地区要注意暴雨山洪等。
最后,要将极端天气应对纳入常态化防灾减灾工作,特别是要对保障城市生命线的环境基础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同时不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此外,还应对环境基础设施的质和量进行必要的维护和升级改造,从而保障城市在灾害状态下有足够的抗冲击能力和高水平的恢复能力。
将环境基础设施纳入气候适应性城市、韧性城市建设等统筹考虑谋划
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聚集地,也是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与城市气候效应叠加,使城市遭受的不利影响和风险更为严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对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近年来,我国韧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广州、南京等多个城市纷纷出台韧性城市相关政策或规划,从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等多个方面发力。
此外,2017年开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28个城市,启动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目前,各试点城市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在普及适应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强化重点领域适应行动等方面都取得积极成效并积累了有益经验,为进一步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奠定了基础。
专家指出,尽管我们在气候适应型城市、韧性城市,乃至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相关尝试探索涉及的城市数量还相对较少、相关经验不足、不同地域之间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城市当前正处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安全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性因素与未知风险不断增加,相关尝试探索涉及的工作面更加广泛、统筹难度更大。一些城市甚至根本不愿意对环境基础设施加大相关投资。在严重的气候灾害、极端天气面前,更多采用事后补救、“亡羊补牢”的方式。
事实上,全球城市治理实践表明,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灾害预防、灾害准备等“灾害前”投资所占不多,却能“四两拨千斤”,取得较好的风险治理效果,甚至可以带来包括规避未来气候变化损失,协同推进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重红利”。
专家建议,未来,应将环境基础设施纳入海绵城市、气候适应性城市、韧性城市建设等统筹考虑谋划。例如在城市规划设计时,先行布局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健全地下管网,以应对城市积涝问题。在污水处理厂选址时,避开地震断裂带、洪涝高风险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地下污水处理厂要做好防淹防倒灌措施。打破“填埋”为主的垃圾处理方式,建设 “焚烧为主、生化为辅、循环利用”的分类处理新格局,最终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参考文献:
1、王家卓:基于韧性城市理念的城市水环境系统构建策略思考
2、樊良树:极端天气频发背景下城市韧性治理模式创新路径
3、范维澄、黄弘:韧性城市建设的意义、进展与展望
4、韧性城市的建设理念与实践路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