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盈乡村 绘就漳州版“富春山居图”
来源:学习强国 时间:2022-11-11 16:36

  

  绿意盎然的碧湖

  “水光山色与人亲”。

  当今时代,乡村振兴大潮奔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振兴正当其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自觉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近年来,漳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盈乡村建设为抓手,围绕“山更好、水更清、林更优、田更洁、天更蓝、业更兴、村更美”等目标,梯次推进绿化、绿韵、绿态、绿魂为主题的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

  

  宁静致远的闽南水乡

  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生动描绘了山水田园的秀丽景象和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如今,借助生态振兴这一“神来之笔”,一幅漳州版的乡村振兴“富春山居图”,正在闽南大地上徐徐铺展……

  龙文:守护绿水青山,厚植文化沃土

  绿水绕“郭”,乡村如画。

  漫步漳州市龙文区郭坑镇洛滨村,展眼望去,水清山美人和,房舍鳞次栉比、现代又不失传统。

  

  蓬勃发展的郭坑

  洛滨村党支部书记郑宝兴时常在村里散步看风景,洛滨村绿水青山的美景,在他的眼中别有一番风味。

  谁能想到,几年前的洛滨村却是另外一番光景——村里的生活污水和雨水合流排放,暴露在空气中,晴天时散发难闻的味道,到了雨天则满溢街道,滋生蚊虫。同时,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流入九龙江北溪和龙津溪,影响水质。

  洛滨村地处东婆山、五福山之麓,九龙江北溪与龙津溪在此汇流,其所属的郭坑镇是漳州、厦门的饮用水取水地,水环境保护与治理事关重大。

  “要治好水就要找准问题的根源,从源头治污,切断污染源。” 郑宝兴表示,洛滨村有今天的景象,得益于村里自2017年开展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在地下铺设纳污管,实现雨污分离,将管口接入到村中的每家每户。”郑宝兴介绍,“管道铺设完成后,雨水通过露天的雨水沟排出去,污水经过污水管道后,排入微动力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处理站单日可处理污水量最高可达400吨。进入人工湿地后,通过美人蕉等植物的根系吸收污水里面的氮、磷,最后让污水能够达到一级A排放的标准。”排污管道的建设动工,洛滨村走在了前头,成为龙文区首个水环境治理示范村。

  守住生态“基本盘”,才有美丽新家园。搞定了生活污水、过了“水”的难关,洛滨村的面貌有了较大转变,多彩田园画卷逐步绘就,最终蜕变成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展现在外人面前的,不仅有青山绿水,还有干净整洁宜居的新农村面貌,浓烈的文化韵味让人不由得放慢脚步驻足参观。

  

  生态宜居的龙文

  “卫生条件、村居环境比以前好太多了,我也搬到新房子了,独门独户小别墅,再也不用跟长辈们挤老房子了。”该村村民郑碧秀感慨道。得益于村里破解了“有新房没新村”难题,曾经要和公婆挤在一起的郑碧秀一家搬进了2层半、总面积200多平米的小别墅。

  据洛滨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宏介绍,该村有500多户,近年来村中房屋逐渐老化,还有一些破烂蘑菇房、杂乱鸽子窝、年久失修砖头房等,气味重又不美观。

  “这些影响村庄风貌,安全隐患的场所,已通通拆除。”杨宏表示,在市、区、镇的大力支持下,洛滨村按照“两统筹、两统管”要求以及自行探索“五统一”(即统一建设规格、统一“三通一平”、统一外墙装修、统一开工完工、统一搬家入住)机制,分两期开展新村建设,新村共占地20.47亩,规划建设63栋,目前一期15栋27户已经投用,二期征迁正在紧张扫尾中。

  “我们按照一户一宅原则,无宅基地的村民提出建房申请,申请通过的村民自筹资金,并组成业主委员会,统一对外招标,由中标公司统一规划建筑。”杨宏介绍,这些规划齐整的新房设计上采用红砖白墙斜屋顶的闽南风貌,已成为洛滨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村民满意、村貌也大幅提升。

  此举避免了违规建新房带来的浪费土地又影响村庄规划等负面影响。

  “房子均统一规划、设计,装修,大家再也不用因房前屋后占地和建房而争吵了。”郑碧秀说,集资建房的方式很便捷,很多村民都喜欢,符合条件的都去申请了。

  新房新貌有了,接下来就是大刀阔斧整治村貌。

  “我们推进厕所革命,建具有闽南风格的公厕,改造旱厕;设置148盏路灯用于夜间照明。”据杨宏介绍,不仅如此,该村还将闲置废弃小学改造为公办幼儿园,建设公园、广场、长廊和幸福院等公共设施,让村民们普遍受益。

  乡村振兴要“留得住人”,既要让人“安居”更要让人“乐业”。

  发展生态经济是乡村生态振兴的应有之义。瞄准城市菜园的定位,洛滨村努力建设产兴民富的富裕乡村——坚持规模化种植、精品化耕作、专业化运营,做好做强做精蔬菜种植业,按高标准建设的农田有约500亩,主要种植苦瓜、丝瓜、黄秋葵等,并通过5家专业合作社集中指导、收购、销售,同时,经常性邀请市农业科学院闽南分院的专家入村指导,为村民免费提供高优种苗与有机化肥,提高群众蔬菜种植产量和质量。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除了良好的生态,洛滨村还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近年来,该村深入挖掘和发扬辖区内宋代古井、明代牌坊、陈北溪纪念馆等文物价值,实施三大“饮水思源”乡风文明工程,构筑三大人文洛滨新品牌,开办北溪学堂,教育子孙后代争当奋发有为的时代新人;建设院士文化广场,打造爱国爱党爱乡主题教育新基地;引导群众开展“大树下锦歌传唱会”,引领移风易俗文明新风,乡风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等荣誉。

  郭坑镇党委副书记陈晨辉总结道,洛滨村围绕“洛水之滨,饮水思源”的村庄定位,全力探索实施具有洛滨特色乡村振兴道路,成为中级版绿盈乡村。未来,洛滨村将继续因村制宜,立足生态种植产业,探索引进特色文旅产业,争当全区乡村振兴“领头羊”,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特色示范村,全力打造一个具有水乡风情的生态宜居休闲旅游村落。

  无独有偶,同属郭坑镇、北与洛滨村毗邻的扶摇村,也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基础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耕本土特色文化,以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凝心铸魂”,发展成为中级版绿盈乡村。

  

  风景秀丽的九十九湾

  扶摇村地处九龙江中游的丘陵地带,西临九龙江北溪。有山有水、生态良好、风景优美……这是很多人对扶摇村的评价。

  好名声离不开对生态的重视与保护。

  不少农村因为“脏乱差”问题饱受诟病,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是其中的破解之道。对此,扶摇村村民深有体会。

  先后投入53万元改造全村三格化粪池,所有生活污水接入市政管网集中处理;清理陈年垃圾十余车,清淤并外运淤泥近2000立方米,清淤排水沟总长度近2660米,清理污水池塘三口约10亩;配备5名保洁员,责任包干;借助过年过节等一系列活动开展村民环保意识教育,营造生态环境保护氛围……通过固体废弃物和水体污染防治,扶摇村的空气更清新了、水质更好了。

  在此基础上,该村以被列为福建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为契机,本着“拆清楚、扫干净、摆整齐、粉清楚”的思路做好村庄“硬化、净化、绿化”工程,目前已发动村民自行整治装修裸房约28栋,进行房前屋后整治,拆除房前屋后猪圈、禽舍、旱厕等临时搭盖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整理出新农村建设用地100余亩。

  扶摇村的“美颜”行动远不止于此。

  清理主干道两侧杂物并进行硬化,在道路两侧安装太阳能路灯,方便群众夜间出行;在主干道旁建设3座古风凉亭,供村民纳凉娱乐;划定50多个便民停车位,新建公厕2座,同时对宫前道路栏杆、龙格道路及堤坝道路等进行修建、拓宽;投入100余万元,建设扶摇村古树群小公园,既保护古树群落,又给村民创造一个茶余饭后的休闲空间……伴随着一系列人居环境整治举措的实施和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扶摇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幸福感也更强了。

  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 需要让村民鼓起“钱袋子”。

  农业是扶摇村的主业,该村通过土地流转,采取集中生产和现代农业技术,引导村民走向农业品牌化、集约化发展的同时,也解决了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帮助农民致富。

  扶摇村还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引入社会资本,大力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农业,推动农业、旅游协同发展,并依托朝圣文化和窑瓷文化底蕴,结合瑶山风景区建设规划,积极探索“文化+旅游”的乡村文化振兴开发模式。

  为进一步扩大关帝庙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该村在主要进村道路旁都树立了关帝庙指引牌,并在村主干道植入“关帝文化”和“窑瓷文化”元素,建设“桃园三结义”主题彩绘墙、以窑瓷文化为主题的文化长廊,全力打造集旅游文创、文化朝圣、特色餐饮为一体的特色人文朝圣地,吸引无数外地人前来打开。

  借助关帝文化的影响力,扶摇村部分村民开办农家乐、大排档、蔬菜观光园等项目,提高收入;另有部分村民在交通和关帝庙项目建设、垃圾整治、村容村貌提升中务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美好愿望。

  与此同时,扶摇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关帝文化内涵,将关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建立行善助老爱老机制,逢年过节给村里6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400元的慰问金;通过扶摇村幸福院为老人提供理发、家政清洗等服务,推动村民知孝守孝,让尊老爱老敬老蔚然成风;紧扣关帝文化精髓,建设“三义轩”“义炳乾坤”“忠义仁勇”等人文景观,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崇德向善正能量,不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一个具有水乡风情、生态宜居、农旅“两翼齐飞”、民风优良的山村正在漳州东北部逐渐崛起。未来,扶摇村将持续擦亮关帝文化旅游名片,激发乡村文化活力,挖掘乡村文旅潜力,让沉睡的文物资源“活”起来、“热”起来,助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长泰:发展绿色经济,赋能产业兴旺

  青山如黛,山下栖息着一座千年传统古村落,村里宽敞的大道四通八达,一排排房屋都刷着白墙,绘上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来到长泰区岩溪镇石铭村,仿佛置身在一幅美丽的乡村油画中。而这样的景象,在早些年是无法想象的。

  

  纵横交错的农村路

  作为长泰区2020年创建的中级版绿盈乡村之一,近年来,石铭村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整治,同时,紧紧扭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在乡村振兴争先创优树标杆行动中走前头、做示范。

  为了改变村子脏乱差的面貌,石铭村大力开展美丽乡村整治行动,对村民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拆除了原有猪圈、牛棚,新建起休闲广场、公园,村庄成为了文明村、生态村。为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源头减量工作,石铭村完善农村村庄保洁机制和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开展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收利用,广泛宣传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知识,推动村民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

  

  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

  为保护好水环境和水资源,石铭村结合实际情况,划定禁养区,关闭养殖场,设立集中养殖户,建设高藻塘、净化生态鱼塘、人工湿地,加快推进石铭村东仔坑养殖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采用“高藻塘+净化型生态鱼塘+人工湿地生态循环利用”的处理工艺,通过自流方式收集到污水处理系统,经截留、沉砂池、厌氧水解池、人工湿地后,将污水中的TP等污染物通过微生物菌种降解、组合填料过滤、草地植物根系的吸收、转化分解和去除,实现水鸭养殖从传统到现代、从直排到零直排的转型。

  

  长泰区岩溪镇石铭村

  “晚上的时候很多人来散步,很多其他村的人也来这边,还有人家特意开车来这边玩。”舒心的居住环境让村民赞不绝口。

  不仅改善了村庄整体面貌、提高了村民生活水平,石铭村还积极探索生态产业链建设之路,以此带动全村经济实现绿色发展。

  金秋时节,又是一年“芋”飘香。近日,石铭村的500多亩芋头进入了采摘期,村民忙着采挖、装筐,合作社忙着收购、分拣、装车、发车,喜悦之情洋溢于言表。

  石铭村物产丰饶,石铭芋远近闻名。近年来,石铭芋凭借着高品质“征服”了市场,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认证和漳州市知名商标,已然成了该村的主打“招牌”,还辐射带动全区及周边县区农户2000多户发展槟榔芋,种植面积达1万亩,年可增加农民收入1.2亿元。

  在发展好“主打产业”的同时,石铭村充分利用梁冈山脉特有的气候、土壤、水质等优势,将古代朝廷贡品和群众喜闻乐见的产品开发融为一体,积极探索延伸产业链打造“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林下中草药材,开发生态、自然中草药生产基地1万亩,生产名贵中草药材100多种,进一步带动村民实现增产增收。

  在生态产业助力下,石铭村先荣获全国第四批一村一品、福建省最具有休闲价值乡村、福建省第一批千年古村落、福建省中华传统文化村落、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称号。

  

  半月山温泉小镇

  秉持着与石铭村相似的发展理念,地势低平的岩溪镇珪后村也走出了一条生态立村富民之路——充分挖掘当地旅游资源,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完美结合,形成独有的“生态+民生”发展模式,拓宽群众增收渠道,逐步实现生态红利全民共享,全村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高,生产生活环境质量有了进一步提升。

  珪后村原本是一个养猪大村,高峰时全村生猪存栏6万多头。曾经,村里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蚊蝇滋生,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猪粪味,令人窒息。

  为解决空气、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2013年,珪后村开始专项治理,积极引导全村400多户养猪户陆续转产,或从事水果蔬菜种植、淡水养殖、乡村旅游服务等行业,或到附近工厂打工、经商做生意。

  猪倌下岗再就业,是珪后村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以环境整治和古民居保护为抓手,该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生态无公害特色农业种植,促进自然环境与种植基地和谐融洽。

  在整治中保护、在传承中发展,按照这个思路,珪后村一边制定村庄整体规划,按照规划分期分批进行旧村改造,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配套建设乡村公园、学校等公共活动场所;一边开展古村保护行动,整理古迹名居,邀请设计院调查设计,开发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擦亮“历史文化名村”新名片。

  

  叶文龙古居

  其间,珪后村先后对30多座古民居进行修缮,深入挖掘该村“忠”“义”“勇”“孝”“廉”文化内涵,并在修缮好的古厝之中开设龙津大讲堂,让村民在家门口便可享受文化盛宴;与此同时,加大古民居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建设8个农村公园,为村民开辟了健身运动、休闲娱乐及开展传统民俗活动的场所。

  如今,改造区的水泥路开始通往家家户户,水、电、网络全部落地,最让人耳目一新的是,祖厝旁一期三排红艳艳的新房子齐刷刷拔地而起、座落有致,新村与古民居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既奏响新旧交响曲,也编织“花田美梦”。依托千年生态文明古村的深厚底蕴,珪后村大力发展“美丽经济”,逐步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春耕生产时节,全村种植1500多亩绿色蔬菜、1300多亩水稻、1500亩经济作物,成为闽南大地一抹亮丽底色;夏季种植荷花,在荷田里养鲤鱼鲫鱼,“接天莲叶无穷碧”、鱼戏莲叶间的百亩荷塘让人流连忘返;待到金秋十月,收获的莲子在市场完成交易后,在原来的荷花池基础上利用表层土改种油菜花,荷塘变成一片金灿灿的“海洋”……

  轮转不停的花田美景吸引八方来客,为珪后村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气与收入,也让村庄培育形成了“生态+产业+旅游”的绿色发展模式,成为高级版绿盈乡村。近年来,该村先后获评国家级生态村、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等十多项殊荣,入选《福建省乡村生态振兴案例选编》,并作为古民居保护案例推广。

  华安:做足旅游文章,放大生态效应

  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路径有很多,生态旅游是其中之一。

  在漳州市华安县,良好生态在提高乡村颜值的同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前来打卡。

  走进华安县仙都镇招坑村秋千谷,入口处一块大石头上镌刻的“天下秋千第一村”几个大字颇为显眼。木板搭建的游客中心宽敞整洁、色彩斑斓,复古风格却又颇具时尚感。门口一棵古树上系满红丝带,随风飘扬,仿佛在向游客诉说着这个村庄悠久的秋千文化和传奇的乡村振兴史。

  “招坑村请圣火,三年才一过,大年除夕不点火,正月初一无米粿……”提起招坑村,村里老人都能用闽南语念出这么一串顺口溜。几百年来,村民世代以蒯草编织草席为经济收入来源,外人印象中的招坑就是个“穷旮旯”的代名词。

  2003年后,招坑村逐渐发展成为闽南典型茶村,茶叶生产加工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然而,到了2015年,茶叶生产和销售陷入瓶颈,村民收入并不乐观,招坑村成了“零村财”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

  转折发生在2017年底。彼时,村两委带领村民探索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以秋千文化带动村民脱贫的致富路。

  该村有一项传承近600年的独特民俗——18岁成人礼通过荡秋千来完成。近年来,招坑村坚持“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发展理念,通过对濒临遗失的“荡秋千”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将旱厕、废弃的危房、垃圾遗弃点等脏乱差地改造成旅游景区,打造“天下秋千第一村”旅游品牌,将脏乱差地变为网红打卡地。

  秋千谷成为了引领全村脱贫攻坚的强劲“发动机”,两三年来为村民创造劳动收入超过200万元,创造固定就业岗位近20个、每年临时用工超过500余人次,精准扶贫户的人均年收入从原本的不足4000元增长到20000余元。

  如今,招坑村由零村财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蝶变为远近闻名的“天下秋千第一村”、全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高级版绿盈乡村,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80万元。

  围绕秋千旅游,村里积极联系包村科技特派员和县农业部门,在秋千谷边配套建设了35亩水果采摘园,以游客量带水果销量、打开销路,带动农业发展的同时,也解决了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帮助农民致富。其中,“黄金百香果”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扶贫果”,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近10万元的稳定收益。

  为解决好荒废茶园、废旧片区等影响村容的历史遗留问题,招坑着力美化村庄人居环境:让昔日亏钱大棚通过外包,扭亏为盈;将废弃水电站改造成游客中心,并通过招商,将低效茶园改造成网红攻瑰园,着力打造玫瑰香皂、玫瑰糕点等DIY体验。此外,该村还推进一系列环境整治,新建“旅游公厕”,配备3名保洁员,实现垃圾第三方清运,整村垃圾处理率达100%,形成了户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

  在村两委共同努力下,在当地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招坑村正踏着坚定的步伐朝乡村振兴的目标迈进。

  在距离招坑村10公里不到的中级版绿盈乡村——仙都镇大地村,生态振兴释放的发展活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

  潺潺溪水流过,各色花朵竞相争艳,秋收的木薯被村民们磨成粉晾晒在暖阳下吸收着能量,生机盎然的景象吸引了不少游客流连其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地土楼群所在地和高山族聚居村,大地村是全国文明村、中国传统村落、国家级美丽乡村及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中级版绿盈乡村、最美休闲乡村。

  一个个响当当的名片背后,是村两委聚力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持续加大补充耕地力度,建立后期管护责任制,年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占优补优”,2018年至2022年上半年共补充耕地2600多亩。

  ——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改善提升村民生活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实施“退茶还耕”“退茶还林”,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种植泡桐、红锥、香樟、樱花等各类花木近1.6万棵,新增绿地2万多平方米。

  ——聚焦“华安县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通过“茶改稻”“茶改油(菜花)”打造农田(耕地)保护示范点和美丽乡村休闲农业观光旅游新名片,提升耕地产出效率,建设富美新乡村,让古老土楼焕发新风采。

  

  华安县仙都镇大地土楼群

  身为世遗“土楼”之乡,近年来,大地村围绕“擦亮大地村古寨、土楼村落特色”,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突出乡村旅游优势,建设“和”主题党建文化园、土楼齐家馆、汤晓丹艺术文化中心、民俗文物展馆等一批项目,进一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打造“乡愁一片、韵味无限”的生态文化村居。三年来,大地土楼景区共接待游客120多万人次,旅游接待收入达48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以华安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契机,大地村充分发挥司法履职力量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根据漳州市人民检察院指导意见,建设漳州绿碳司法保护实践(华安)基地,助力打造国家“双碳”示范县。目前,该基地于2022年6月28日正式启动,成为福建省唯一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县的示范点。

  同在仙都镇,与大地村相距不过几里路,一个绿色生态、文明和谐的美丽村居,令很多初来乍到的人眼前一亮。

  它就是高级版绿盈乡村——先锋村。

  1955年,先锋村因“四对比、五算账”的农村整社工作经验获得毛主席的批示,(《一个整社的好经验》刊登于《人民日报》)而远近闻名,被称为“毛主席批语之乡”。

  近年来,先锋村聚力绿色发展,传承“四对比、五算账”群众工作法,敢破敢立,深入群众,勇于实践,争做改革潮流之先锋,赋予了“四对比、五算账”新的时代内涵,成为实至名归的“先锋”之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福建省第四批生态村、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先锋村的升级进阶密码,离不开“生态”二字。

  ——秉承“四对比、五算账”的农村整社工作经验,延伸生态文明思想下的“四对比、五算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念好“茶”字经,促进茶叶产业转型升级,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助推生态经济。

  ——做好“红”文章,盘活红色文化资源,建成侨史馆、知青文化公园,提升中国女排希望小学文化公园,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弘扬生态文化。

  ——建立健全群众广泛参与的环境治理机制,统筹城乡规划,投入2500多万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民生工程建设,持续环境整治工作,建设生态宜居、和谐舒适、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生态家园,打造乡村生态振兴的先锋模式。

  2021年,先锋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3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万元。

  在华安县,坚守生态底线、彰显生态优势的故事还有很多,位于华安县新圩镇的官畲村正是其中的动人篇章。

  森林葱茏、茶田叠翠、云雾缥缈,隐藏于青山绿水间的黛瓦青墙,更添七分秀美、三分神秘,正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最美写照……美丽的官畲村位于九龙江北溪河畔,以“种茶富民+旅游兴村”模式,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先后荣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省级生态村、市级文明村、传统村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官畲村

  而谁能想到,早期的官畲村曾是生产生活资料靠借靠赊的“光赊村”,长期人畜混居,臭味熏天。

  近年来,官畲村坚守生态底线,以创建绿盈乡村为抓手,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依托独特的畲族文化禀赋,打造了“云上人家、七彩官畲”旅游品牌,实现生态富民的目标。

  官畲的好生态,得益于后山的1200多亩生态林。

  “任何人不许入林砍伐树木,甚至入林捡拾干枯的树枝也不允许,违规者要受到严厉的处罚。”官畲名列省级生态村,官畲村村民一直恪守祖训家规,一条畲寨“护林约”延续了300多年。

  传承生态理念,打造宜居环境。近年来,该村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和“三清四灭五净”行动部署,从房屋立面改造、道路白改黑、拆除鸭圈猪圈、垃圾分类等入手,累计折除旧房1处200平方,新建花台50米、公厕3座,新种绿化苗木 5000多株,初步实现村屯“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绿化,实现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生态环境清新优美。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从2003年开始,官畲村利用村里的红土地和水质优良、森林茂密、云雾天气多的生态优势,种植优质铁观音茶,产品远销各大城市。目前,全村的茶叶种植面积达1600多亩,茶叶加工厂有80多家,畲寨茶业专业合作社升级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示范社,“官畲”茶叶商标成为漳州市知名商标。

  开荒种茶影响到山林的保护,怎么协调?为此,村里成立协调小组,规定哪块地可以开荒、哪块地不行。同时,村委会再次召集村民开会,大家同意在村规民约中补充一条:不属于保护林区范围的其他小山包,也必须确保“戴帽子”,靠近山顶的灌木丛和原始林一样不能动。

  种茶富民,旅游兴村。百米长的环山步道、40座色彩斑斓的“瓢虫屋”民宿、蓝丝绸般的“彩虹桥”……伴随着一座座旅游设施的拔地而起,整个村庄瞬间焕然一新,在原有畲族原生文化旅游资源的“助攻”下,官畲村的旅游业扬帆起航。2019年,官畲村游客数超12万,村财固定收入增至51万,村民分红现金49万,人均分得1000元。

  淳朴的民风是宝贵的财富。官畲村突出顶层设计,融合生态文化理念,以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创文明村为目标,用村规民约带动文明行为规范建设,培育文明乡风。

  “不浪费,不攀比,勤俭持家众人喜……”官畲村的村规民约有20行,每行13个字,总共260个字,内容涵盖遵纪守法、孝老爱亲、生态文明、移风易俗等各个方面,用方言诵读朗朗上口。村委大楼内挂着两块牌匾,一块是华安县人民法院授予的“无讼村(居)”,一块是新圩镇关工委授予的“创建‘零犯罪’村活动示范点”,这是对官畲村淳朴民风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勉励。

  种茶富民、旅游兴村、文明铸魂,围绕生态做足文章,这个群山环绕的小小畲族村落,如今已蝶变成高级版绿盈乡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从初级版、中级版到高级版,华安县梯次推动各村提升“绿化、绿韵、绿态、绿魂”,不断推进绿盈乡村建设,创新打造独具华安特色的“绿盈乡村”品牌,探索出一条立足于生态产业升级的乡村振兴之路。

  探索实践的点点滴滴,正是波澜壮阔的时代缩影。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当前正从谋篇布局向深耕细作迈进,一幅幅生动的乡村美景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展开。

  与时代同频共振,全省绿盈乡村打造行动方兴未艾。

  大道无垠,前景光明。守住生态根本,释放生态红利,漳州大地上的绿盈乡村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