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数以万计的与会代表不远万里,穿越隆冬,拥抱盛雪中的蒙特利尔。紧凑的两周时间里,他们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的下一个十年建言献策、描勒蓝图。
在这场历史性的国际会议中,有多边舞台的老兵,也有新将;有聚光灯下的代表,也有幕后付出的英雄;有各缔约方有所不同的诉求,也有最终力排万难的共识。
兼具多个“历史性”突破的成果出炉
三十而立。2022年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30周年。过去30年间,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势头并未被扭转,多达100万个物种濒临灭绝。全球首个以10年为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爱知目标”设定的20项目标,到2020年没有一项完全实现。
这一年,人们将太多的期待寄托于COP15。
这注定是一场备受多方瞩目的会议。作为主席国,在这样的一个国际主场,中国积极协调各方、纵横捭阖;面对利益分歧、南北博弈的锋芒,中国多措并举,力挽狂澜。
12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向COP15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致辞,为会议的成功指明方向、注入政治推动力。
同期,大会主席、生态环境部长黄润秋向全体缔约方和观察员致函,告知进展,明确难题,任命指定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部长为重大议题的联合磋商召集人,专题推进,开启技术性磋商、部长级磋商的“双轨”并行。
就这样,谈判僵局逐一被打破,时针指向12月19日凌晨3点30分,在名为“滇池”的主会场里,掌声雷动,在人们激动的欢呼和拥抱中,靴子终落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框架”)这一历史性成果文件达成,为大会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究竟可以用多少个“历史性”来形容这份成果文件?各方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框架”及相关决定历史性地纳入了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DSI)的落地路径,历史性地决定设立“框架”基金,历史性地描绘了2050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是一个富有雄心、平衡、务实、有效、强有力且具变革性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将指引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让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并惠益全人类和子孙后代。
值得注意的是,在“框架”正文中,拟人方式的措辞——“地球母亲”出现六次,注解中出现两次,成为当之无愧的“高频词”。再次表明了,人类必须采取以地球母亲为中心的行动,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观,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
“‘框架’作为会议重点议题,在官方闭幕前完成,这在环境外交史都属罕见。这不仅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最终版主席案文的肯定和赞赏,更体现了各方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的认同、接受和采纳。”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潘家华告诉记者。
主席国建设性领导作用贯穿会议全程
午夜的办公室里,一位主席支撑与磋商组的成员眼里已布满血丝,手扶额头,强撑睡意,抿一口咖啡,继续埋头工作。这是他和同事们这些天的常态,是这一个个深夜伏案的身影,日复一日地支撑着主席日程几乎排满的工作。
为推动大会最后的成果达成,有一个人总是步履不停。主持5场全会,6场主席团会,2场代表团长会,出席4场新闻发布会,大会主席黄润秋每天的日程总是排得满满当当;与重要缔约方环境部长、联合国高级官员、区域团体及关键缔约方代表等双多边会见40余次,黄润秋忙碌的身影穿梭于会场各个角落。
会议中期,在面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歧明显时,主席国不断斡旋,协调各方立场。忙完主席团会、代表团团长级进程盘点和边会活动后,黄润秋只是在会见的间隙吃了两口饭,再次投身到紧凑的双边会见中。
时针指向下午6点,刚会见完挪威环境部长和欧盟委员会委员后,黄润秋眼里写满疲惫,但等待他的还有两场双边会见。此时的主席办公室门外,欧洲议会代表团和加拿大代表团已在走廊中踱步等待。飞机重载,但好在主席国的努力让中期谈判在雪中着陆。
打印机正在“吐”着一页页文件,等待主席国和秘书处校对。4年的筹备,能否在这个夜里等来“回响”?
12月20日,凌晨3点。大会主席黄润秋、秘书处高级官员步入会场,全会开始。半小时之后,随着一声干净利落的落槌声,新版案文和相关背景后提请会议通过一揽子案文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在满场的喝彩声中达成,成为《生物多样性公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的时刻。
“作为主席国的中国,没有强加中国元素,而是扮演诚恳搭桥人的角色,用娴熟的程序设计包容和调和了各方的分歧。世界贡献和中国智慧在蒙特利尔的化学反应,正映衬着楼下中国城的烟火气。”联合国资深观察员李硕说。
此时,距离终场仅一步之遥。在这场“马拉松”的最后一程,大会主席黄润秋为加快会议节奏,节省翻译的时间,一改往日惯用语言中文,以英语主持大会。
“Can we adopt it?”(大家同意吗?)
“Excellent, we adopt it!”(很好,我们通过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为了提振各方的信心,黄润秋先后用六七种英语表达方式宣告决议逐一通过。流畅的英语、高亢的语调,每通过一项决议,观众席上都响起一次雷鸣般的掌声。
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刚在埃及参加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顾不上休息和调整时差,就赶赴蒙特利尔。每天早上,他准时主持着代表团团会,及时跟进各方进展和动态,协调相关工作。
COP15期间,媒体高度关注会议进程,此次中方共有26 名记者赴加拿大蒙特利尔现场采访报道,这是有史以来中方媒体参会最多的国际环保会议。为了及时释放信息,大会主席黄润秋先后出席了4场新闻发布会,以丰富的内容、针对性的回应、国际化的表达,充分展示了中国作为主席国的贡献和努力。
在此过程中,宣传组主动和《公约》秘书处新闻官协调沟通,认真反复确认每一个细节,直至没有误差。两周的时间,通过筹备新闻发布会的诸多事宜,在一次次交流和探讨中,两位新闻官——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司长刘友宾和来自公约秘书处的大卫·安斯沃思结下了跨国界的深厚友谊。大会结束的第二天,新闻中心的台前,两位新闻官一起对着镜头微笑着竖起大拇指,在“咔嚓”声中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合影。
一方舞台让“中国风”刮向世界更多角落
在COP15第二阶段开幕前,如果你问蒙特利尔会议中心的标志性“打卡点”在哪儿,多数人给出的回答是:一面彩色的玻璃墙。但在会议期间,这个答案发生了变化,新的热门“打卡点”无疑成了“中国角”。
两周里,“中国角”在中国代表团综合组和展示组成员们的努力下,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场馆之一,这里每天欢迎着数以百计的国际友人,不仅内容精彩,也成为跨国界的友谊诞生的摇篮。
会议期间,突尼斯代表Hatem Ben Belgacem与一位中国记者成为了好朋友,互赠了礼物。“以前我就去过中国的浙江,那里景色真的很美,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做得很好。我期待去更多的中国城市看看,比如刚入选‘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的成都和深圳,想试着了解这些城市是如何兼顾发展和保护的。” Hatem Ben Belgacem说。
一位斯里兰卡的代表在“中国角”的云南日活动后告诉记者,“我曾去过中国的天津,感受过海滨城市的风貌,如今我更想去云南,看看那里的绿孔雀和滇金丝猴。”
由于都是中国四川大熊猫的粉丝,阿尔及尔亚代表和厄瓜多尔代表更是成为了好友,每当“中国角”有关于熊猫的边会活动时,两人都会互相告知,抽出时间一同前来听会。
COP15第二阶段期间,“中国角”以8场展示和26场不同主题的边会活动,每天“不打烊”地吸引着不同国家、地区的代表们前来交流。
在这一方小小的场地里,你可以从未去过中国的江南,却可以了解北纬30°线横穿而过的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更可以听到浙江象山县韭山列岛自然保护区十年如一日守岛人的故事;
在这一方小小的场地里,你可以从未去过中国的海南,却可以了解亚洲典型热带雨林北缘的地貌,更可以感受到海南传统的少数民族——黎族,利用周边生物多样性的历史形成了灿烂的传统文化;
在这一方小小的场地里,你可以从未去过中国的云南,却可以了解哀牢山脉的哈尼族与各族人民围绕梯田开展生产、生活,营造出“森林、村寨、梯田、水系”的天地交响曲,更可以“追更”云南亚洲象群“短鼻家族”再添新丁的温馨续集……
眼下,这股“中国风”正在席卷世界的更多角落。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故事将随着大会的结束,迎来崭新的篇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也将会随着“框架”的诞生,走得更远、更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