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生态环境部“全员、全年、全过程”大练兵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今年以来,厦门市生态环境局以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数字信息执法技能竞赛为抓手,通过组织现场执法技能考核、理论知识考试和队伍形象展示等多形式多场次比武,全面检验执法大练兵阶段性成效。来自六个区的7支参赛队伍同台竞技、一展风采。
01队列展示亮风采
队伍形象展示环节主要考核执法人员着装规范、仪容举止、精神面貌。赛前,执法队员们充分利用休息时间开展队列训练,力求高标准完成队列展示,军转干部们也自发加班,传授“硬功夫”。多日的严格训练成效显著。比赛现场,参赛选手们统一着夏制服,在领队洪亮的口令声中,精神饱满、志气昂扬,整齐划一地完成队列动作,充分展示了新时代生态环保铁军昂扬的精神风貌。
铁军风貌
02实战比武砺精兵
现场执法技能考核依托企业实地场景,模拟企业在线监控数据造假、危废收集贮存不规范等违法问题,对执法人员无人机监控能力、污染源采样能力、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设施和危废仓库等现场执法能力进行考核。省总队领导高度重视执法人员执法技能提升,特别委派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对厦门全体执法人员进行污染源自动监控培训。整场培训干货满满,培训结束后,不少执法人员还意犹未尽,留下来继续请教学习。
比赛中,参赛人员凭借在一线执法中练就的“火眼金睛”,全面、及时、精准地发现并记录“问题”。此外,执法人员还利用无人机航拍取证,充分展示执法人员对信息化装备的应用水平。各参赛队伍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各项考核内容,充分展现了我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扎实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战经验。
03理论竞赛强功底
理论考试主要考核参赛选手的政治理论素养、法律思维和专业基础,是对环境执法业务“基本功”的考察。各科室各大队组织执法人员对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业务内容再学习、再强化,通过组织模拟答题、集中学习交流的形式积极备战,聚焦薄弱环节,补齐短板弱项,营造了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比赛现场,只见各参赛队员自信满满、奋笔疾书,以丰富的知识储备通过理论考核。
竞赛的背后,是全体执法人员争分夺秒的辛苦备战和日复一日的实战积累。各参赛队伍的精兵强将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采、赛出了气势,充分展现了我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过硬的业务素养。经过激烈的角逐,执法支队代表队获得团体一等奖,翔安代表队、同安代表队获得团体二等奖,集美代表队、海沧代表队获得团体三等奖。陈经纬(同安)荣获个人一等奖,洪集荣(支队)、王清鸿(集美)、陈潇(翔安)等3人荣获个人二等奖,陈浴琪(同安)、姚静娴(支队)、张弛(支队)、沈宝顺(翔安)、于江泳(海沧)等5人获得个人三等奖。
赛后,支队领导对此次大练兵比武竞赛进行点评发言。他高度评价了执法人员在比赛中展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勉励全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持续优化执法方式,全面提高执法效能,全力推进环境执法体系现代化建设,着力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主力军。
下一步,厦门市将继续以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为契机,深入实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在“快、优、实”上下功夫、出成效,不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