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生态发展模式被狠狠点赞啦!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4-10-09 21:17

人民日报

  金秋时节,叠翠流金。神州大地,江山如画。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近日,记者深入部分省份,探寻各地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水清海蓝 渔耕寻趣

今天(10月9日)

人民日报点赞

东山生态发展模式

护佑绿水青山 共享美好生活

  “快快快,上来了!”随着一阵欢呼,广东游客蒲先生抄起网兜,利落捞起刚钓上的黄翅鱼。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前楼镇下西坑村海域上,村民许梅贞正带着蒲先生和其他游客在自家海蛎养殖渔排上体验海钓乐趣。

  “这里面朝大海,环境优美,游玩项目丰富,很值!”蒲先生告诉记者,他来自广东省广州市,很喜欢海钓,前不久入住了许梅贞经营的民宿。许梅贞带着住客们体验赶海、海钓、割海蛎、制作渔网等项目,感受海上渔耕生活。

  下西坑村依山傍海,风景宜人。“暑假基本满房,现在客流量也不错。”自从2019年利用自家闲置房屋开办民宿,近两年,许梅贞家的生意越来越好,“咱们村的海域宽广,海水清澈,环境优美,谁能不喜欢?”许梅贞说。

  其实,前些年下西坑村的海域也有过养殖污染问题。“当时海水浑浊,近岸飘散的海腥味很重。”前楼镇副镇长沈浩超说。

  海域干净清澈才能吸引游客前来。2020年起,下西坑村将沿岸养殖区向外清出800米,并对海域内的养殖区域进行有序规划,降低养殖密度。同时,推动村民们将泡沫浮球换成塑胶浮球,减少海漂垃圾的产生。

  许梅贞积极响应,2022年完成了自家海蛎与龙须菜养殖设施改造。

  海域整治好了,日常养护怎么办?“龙须菜养殖不需要饵料,还能固定二氧化碳,下西坑村每年龙须菜产量有10多万吨,村民们不仅能卖菜,还能卖碳呢!”沈浩超介绍,下西坑村聘任专业团队对辖区海域内的年度碳汇能力进行测算评估,可实现碳交易价值94.6万元,2023年就卖出了42万元“蓝碳”碳汇。“村里将碳汇所得的部分资金用于海漂垃圾打捞工作,维护海域生态环境。”沈浩超说。

  在村镇干部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养殖区域规划合理,海域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海水更加清澈。每年6月至10月的旅游旺季,许梅贞忙民宿生意,10月到来年5月的养殖季节,许梅贞就做好养殖的活计。“以前只干养殖能挣半年的钱,现在全年都有活干、有收入。”许梅贞笑着说。

  和许梅贞一样,村民许炎峰在养殖之余,办起了海上休闲体验渔排。“游客可以体验快艇、夜钓、收蟹笼等10余种项目,在渔排里钓鱼,现钓现吃,大家都挺喜欢。”许炎峰说。

  下西坑村党支部书记许桂喜介绍,近两年,村年均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旅游创收2000多万元。

  沈浩超介绍,为进一步完善海域联合整治,前楼镇将以下西坑村为中心村,联合周边的顶上村、叶厝村,成立“农渔旅共富”联村党委,开展跨村联建工作。按照片区化整治思路,进一步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同时,各联建村以资金、资产、资源入股,依托海域生态资源,探索渔旅融合项目,带动村民增收。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