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对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三明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荣获全国“市级表现突出集体”称号。2016年原环保部开展全国执法大练兵以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已荣获“全国表现突出集体”称号6次,被省委组织部授予集体三等功。
近年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三个坚持”推进廉洁练兵、实战练兵、为民练兵,持续提升队伍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执法保障。
一、坚持高标准建设,廉洁练兵树风貌
一是以党建促业务。坚持党建引领,通过理论学习、交流研讨、专题党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营造忠诚履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依托集体廉政谈话、廉政教育基地,深化廉洁教育,筑牢拒腐防变防线。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切实将党建工作落实到加强环境执法、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等工作中。2024年7月,执法支队党支部被评为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二是以实训促实干。建立市级岗位练兵实训基地,举办全市环境执法技能竞赛,培养打造了一批业务精、本领强、素质高的行业执法能手,在第六届福建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执法技能竞赛决赛中,以第二名的成绩荣获全省团体二等奖,取得了历届全省执法大练兵竞赛最好成绩。开展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专项执法实训,共入企1226次,帮扶企业498家,完成整改类问题12859个,全面提升在线监控监管水平。强化执法业务培训,先后组织开展全市生态环境执法岗位培训、污染源自动监控、执法装备运用、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等培训,有力提升了执法人员发现问题和案件查办能力。
三是以制度促规范。明确执法工作制度,印发《三明市生态环境局行政执法工作指南》,明确案件办理依据、基本流程、办理期限和救济渠道,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执法行为。完善案件审查制度,指导各派驻局对案件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初审,并组建案件质量提升工作专班, 2024年对全市190余件案件开展全覆盖评查,进一步提升案件质量。健全执法稽查制度,积极发挥内部监督作用,对一线执法行为进行“把脉问诊”,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廉洁执法。
二、坚持高质量执法,实战练兵强实效一是强化重点攻坚。以重点领域环境违法问题为导向,印发专项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深入整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重拳打击危险废物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环境违法犯罪行为。2024年以来,共查处涉危废行政处罚案件3起、涉刑4起,涉自动监控类行政处罚案件34起、涉刑5起,涉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案件21起,有力震慑了辖区重大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二是强化科技赋能。深化信息化执法能力建设,依托污染源监控管理系统,建立超标预警推送机制,及时对超标或异常数据开展分析研判,2024年共向辖区推送疑点信息1992条,启动现场核查衔接机制1901家次,现场核实率95%。充分发挥信息化监控执法哨兵作用,运用污染源自动监控、无人机巡查等非现场监管手段发现并查处案件25起,实现执法监督管理“精准化”。三是强化监督帮扶。统筹全市执法力量,充分调动精兵强将积极参与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的监督帮扶和交叉执法检查,寓教于练、寓教于战,不断锤炼执法业务素质。2024年总计派员30余人次,4名执法人员获生态环境部表彰。
三、坚持高规范帮扶,为民练兵解难题一是刚柔并济,提升执法服务温度。坚持“寓服务于执法”理念,不断深化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严格落实动态管理,将111家环保水平高、环保意识强的企业纳入正面清单,通过非现场方式对清单企业进行日常监督,做到“无事不扰”。制定柔性执法机制,在执法过程中更多运用提醒告诫、行政指导等柔性措施,将服务贯穿于执法监管全过程,科学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我市涉企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事项22项,2024年以来对40起轻微环境违法行为免于行政处罚,减免金额694万元。
二是靠前服务,用心解决群众诉求。切实关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诉求,认真落实信访“四个第一时间”快速响应机制,实行“日调度、周抽查、季通报”模式,全面提升信访工作质效。2024年全市受理各类环保投诉3567件,均按时办结,未发生群体性环境信访事件和进京、到省等越级上访事件。三是部门共答,深化油烟问题整治。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餐饮油烟问题,加强与城管、自然资源、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动执法,共计检查各类餐饮服务场所17241家次,发现问题840个,责令整改839起,处罚29起,处罚款1.415万元,受理油烟投诉1222件,按期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5.58%,工作成效在全省各地市排名靠前。坚持长效管控,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印发《三明市餐饮油烟治理联防联控机制》,助力实现餐饮油烟长治长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