筼筜湖“城市会客厅”
一、坚持统筹推进,筑牢“两山”发展根基
厦门岛东南部海域——美丽海湾
二、坚持综合施策,实现“两山”高效转化
持续放大绿水青山的“溢出效应”,保值增值绿色资产。从1984年开始,累计开展五期筼筜湖综合整治项目,投入资金40多亿元。逐步确立起“先保护、后开发”的发展模式,并复制、推广至厦门全域。筼筜湖综合整治经验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并作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生态文明论坛。五缘湾蝶变为生态花园之城的会客厅,建立五缘湾湿地公园和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五缘湾片区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被自然资源部列入全国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持续创新绿水青山的“复合业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开发多元旅游产品,打造溪头下婚纱村等特色品牌。依托厦门岛山海相连、湖海相依的山水脉络,建成全长23公里的山海健康步道、4.5公里的铁路文化公园。以“滨海+”理念,推动“滨海+文旅”等融合发展,有效推动生态产品价值的多元实现,2021年厦门岛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达到735.50亿元。持续深化绿水青山的“文化铸魂”,厚植“生态+风情”品牌土壤,活化利用鼓浪屿风貌建筑。2017年“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鼓浪屿获评自然资源部“和美海岛”。
五缘湾“厦门新客厅”
三、坚持改革创新,构建“两山”长效保障
探索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全监管”工作模式,实施污水处理“三个一百”行动,全面完成入海排放口分类整治。创新排水管理进小区,探索形成“1355”做法,即“一盘棋谋划、三大建设保障、五大管理措施、五项工作机制”。厦门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经验做法被住建部全国推广。入海排放口经验在太湖流域东海海域管区技术培训会上做典型发言,《坚持陆海统筹,着力“三个坚持”推进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典型做法被生态环境部全国推广。建立制度化责任落实、常态化海上环卫、系统化综合治理、信息化预测预报的海漂垃圾“四化”治理机制,相关经验被国家发改委纳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清单,以及地方塑料污染治理典型经验。持续深化生态系统价值核算全国“沿海样版”改革,编制《厦门市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规范》《厦门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指南》。制定出台《厦门市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工作方案》,形成具有厦门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坚持项目工作法,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项目(即“EOD 项目”)。 建立财政和信贷政策联动机制,创新绿色金融产品,2022年厦门市绿色贷款余额1182亿元。
厦门岛-鼓浪屿鸟瞰图
厦门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将“两山”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 保护的和谐统一发展新路。厦门岛“两山”基地建设实践有 力的证明,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厦门岛“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成为向世界讲述的“美丽厦门故事”,也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为世界各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中国样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